在遼西靠近內蒙科爾沁沙地邊緣有個塔營子村,這里有座“懿州古塔”。現在全稱是“塔營子塔”。古塔在本地名氣也不大,但它是遼寧阜新市五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也入冊了中國各種名塔錄,名聲在外了。但這是一處非常寂寞的古塔,雖然不收費但也很少有游客前來觀瞻。 這是一座遼代古塔,建設于遼·太平三年(1023年),這個紀年有些特別,因為那時這里屬于大遼國,也叫契丹國,相對應的中原年號是北宋天圣元年,是宋仁宗趙禎的年號。(書影拍攝寫作) 別小看現在的塔營子鄉(隸屬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是很偏僻、很小的一個村,但在千年前這里叫“懿州”,是遼圣宗耶律隆緒為女兒槊古公主建的私人城堡。那時規模很大,考古挖掘發現僅城墻的周長就有4600多米。 到1061年槊古公主死,城內已經有百姓4000多戶,28000口人。后來懿州成為遼、金、元三代的重鎮,一度是東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中心之一,繁榮了三百多年。(書影拍攝寫作) 懿州古塔已經現有996年了,主體依然完好,此塔為青磚建筑,共有十三層。塔的形式為八角十三級密檐式,因年久風化,整體塔的損壞很大,現在修復后,明顯上下有不一致的感覺。 下面是古舊殘存滄桑歲月,而上部分的維修過于現代的維新唯美,有點不協調。照片上面看是這個樣子,你還會相信這是古塔嗎?(書影拍攝寫作) 但塔的中間部分,絕對的原滋原味,整個古塔底座周邊長43.72米,塔高32米,八角形也就是有八個面,每面都有佛龕室,內供奉坐佛一尊,龕室外有護法僧兩尊(北面雕兩尊天王造像)。 在佛龕室的上方雕有飛天舞女,其造型精美,工藝水平很高,仔細看,這增古塔的制作是非常精美的,雖然是磚雕,但在當時絕對可成為是頂級工匠所造。(書影拍攝寫作) 遼代的幾任皇帝都信佛,在遼國建塔是普遍的,現在阜新境內還有幾座古塔遺址,而懿州古塔是保存最完好的,我懷疑這些塔是中原的工匠建造的。那么他們是怎么來的?是高薪聘請的還是被抓來、搶來的呢? 在古塔不遠處新建了一座“張三豐廟”,有文章說1247年武當派鼻祖、太極祖師張三豐就出生在古懿州城。《明史·張三豐傳》中只說他是遼東懿州人,而古懿州現在雖然縮成一個村(村民應該也不是古懿州人的后代),但在古代時管轄很大地域的,現在出現周邊“四縣市爭搶張三豐故居”,這又是一個有趣的待解之謎啊。(書影拍攝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