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年初全國扶貧攻堅全面勝利的消息振奮人心,我國教育事業在其中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在本月閉幕的兩會中,“如何使教育更公平更高質量”成為熱點聚焦內容。在教育教學硬件設施方面得到完善后,如何在教育資源上實現公平,縮小城鄉差距,成為鞏固、保障脫貧成果,發展教育事業的重要支點。 作為行業頭部的愛學習教育集團以下簡稱“愛學習”,在追求教育創新的同時不忘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在2020年推動鄉村教育公平化發展的公益事業中獲得了顯著成績,并計劃在2021年加大公益推動力度,著重落實以本地化方式開展的鄉村教師隊伍提升公益項目。 輸送優質教育資源,與鄉村孩子共讀書同課堂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很多人的生活節奏,但沒有打斷愛學習對鄉村教育發展的關注,及將一線優質教育資源與鄉村孩子進行共享的腳步。在這一年,愛學習聯合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和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共同發起了“共讀一本書”公益活動,希望用課本以外的知識來豐富鄉村孩子們的見聞,培養閱讀興趣,幫助他們開拓視野。為了拉近城市的師生與鄉村孩子們的距離,培養愛學習師生的愛心及社會責任,延續這份知識的傳遞,愛學習旗下的高思教育還在50家線下校區中設置了永久的愛心捐書箱,帶動教師、學員共同踐行公益。截至2020年底,“共讀一本書”共籌集7500余本書籍,分別送到了云南哈尼州水塘寨小學、土地塘小學和西藏阿里高級中學的孩子們手中。未來,愛學習也會在全國各培訓機構中推廣愛心捐書箱,號召更多人共同關注鄉村教育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除了共享閱讀資源,如何助力鄉村孩子接觸更優質的教育資源也是愛學習的發力重點。以資源型助學項目“肩膀計劃”為例,通過雙師課堂的形式,愛學習整合了“云+AI”技術和優質的師資、內容資源,實現了一線城市優秀教師和貧困地區學齡兒童的“面對面”。截至目前,“肩膀計劃”先后深入了四川、貴州、云南等省份的貧困地區,共幫助10余所學校實現了與一線城市教育資源的鏈接,不僅使當地的孩子們獲得了全新的課堂體驗,也有效地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主動積極性,滿足了他們對新知識的獲取與吸收。其中一位愛學習合作校的校長感慨道:“一個農村孩子,被愛學習的老師帶領到求知的世界中去,讓他忘記了一切,完全投入,這其實是最難得的,其實就是創造了奇跡。”在“肩膀計劃”的受益下,原本接受教育的渠道單一的孩子們進步十分明顯,“共讀書、同課堂”使他們可以有機會看到外面更大的世界,這為他們的未來增添了無限的可能。 授人以漁,助推鄉村教師隊伍的提升發展 在穩步推進“肩膀計劃”的同時,愛學習也在從根本上探索著提升鄉村教育水平的方法,進一步提升鄉村教師的能力與職業素養成為關鍵。于是,加大對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投入,逐步籌備與情系遠山基金會聯手開展的“牽手計劃”公益師訓項目成為愛學習公益事業的又一項任務。針對四川、云南、新疆等中西部地區貧困市縣公立學校,經過實地考察和本地化課堂設計,愛學習計劃從以課堂為主的教師備授課,到課堂外所需的教學輔導,全方位為鄉村教師帶來能力提升,嘗試開展OMO線上線下融合的一體化公益支持解決方案。 在公益師訓項目上,其實愛學習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此前在友成基金會發起的“青椒計劃”中,愛學習作為特崗教師培訓的代表單位提供了長期的志愿者支持,承擔了語文、英語學科的教學技能方法課程體系設計與執行。此外,愛學習扎實的師訓實力也為“牽手計劃”打好了基礎,作為國內頭部專業的師訓平臺,截止2020年愛學習已經擁有一套成熟可行的教師培訓體系,同時累計為機構培訓超過20萬人次。 雖然已經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但在開展“牽手計劃”前,愛學習還是做足了功課,安排專職老師深入到當地與老師和孩子溝通,了解真實的教學情況,再基于此進行本地化的課程教學設計……之所以在前期準備階段花費大量精力,是因為愛學習堅信教育本就是個慢工程,優質資源共享并不能僅僅停留在將一線課程及教學經驗進行輸出,本地化的設計必不可少,只有因地制宜才能避免師訓幫扶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實現從根本推動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 今年,愛學習將進一步落實“牽手計劃”,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制定具體師訓方案,還會聯合國內教育專家進行線上系統性綜合素養培訓和線下面對面交流授課,為鄉村老師帶來更實質性的幫助。 從針對孩子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到為了孩子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開展師訓,愛學習抱持著“一切為了孩子”的初心,一步步穩扎穩打,增加公益事業的規模及投入。未來,愛學習也將借助自身內容和科技優勢,持續聚焦鄉村教育,以鄉村孩子、教師的真實需求為基礎,多點發力繼續推進各項目更好地落實,用實際行動推動教育更公平更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