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寧波諾丁漢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福家的傳記《博學篤行 福家報國: 楊福家傳》(以下簡稱《楊福家傳》)發布會在寧諾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楊福家傳》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作者為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霍四通。書中以恢宏的時代變革為背景,描述了楊校長從童年時期、中學時代到考入復旦大學并留校工作及遠赴丹麥留學,直至“文革”后教學和科研雙豐收,并擔任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校長、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及創辦寧波諾丁漢大學的主要經歷,最后綜述了他的主要教育成就和教育思想。 楊校長在發布會上風趣地說,“今天發布的這本書是我的傳記,但不是我寫的,是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寫的。讀這本書讓我非常驚喜,書里的文字非常優美,我自己是絕對寫不出的。” 發布現場對話媒體 發布會之前,楊校長還針對教育熱點話題與現場媒體、觀眾和師生進行了深入互動和交流。 在回答媒體提出的“如何看待寧諾對中國高等教育的作用和影響”時,楊校長說,“我們學校在中國還是有影響力的,標志之一,就是很多國家領導人都來過,比如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他很關心我們學校的發展。他來寧諾的時候我不在,就約了很多學生聊天。回去后他就給我寫信,說來過學校,你這所學校在中國很少見。溫家寶曾出過一本書《談教育》,書的封面就是他給我寫的信。 一所學校的影響,還可以看進來的學生和出去的學生。2年前,我收到一份報告顯示,進來(寧諾)的都是一本線的高分考生,畢業生也都去了名校名企。” 《溫家寶談教育》上的信 (圖片來源:中新網) 談到學校的類型,楊校長說,“學校分為研究性大學、綜合性大學、專業院校,最適合(學生)的學校才是最好的,而學校和家長的責任是幫助學生找到火種。 比如我的一個晚輩親戚,她本來可以進哈佛,但偏要進一個烹飪學校,她的家庭也表示支持。后來,她到國際高端酒店做藝術雕刻蛋糕,收入也非常高。在美國,博雅學校排名第一的也不是哈佛耶魯,而是威廉姆斯(Williams College)。” 楊校長為同學頒發夢想獎學金 在新書發布會上,楊校長為今年獲得夢想獎學金的24位學生、4個團隊和5個社團頒獎并贈送新書。 國際關系學專業大四學生、現任青年志愿者協會會長穆希雅是獲得夢想獎學金的同學之一,曾組織和參與了慈善嘉年華、公益論壇及公益周等校內外大型公益活動,“我希望利用現有的資源建立一個更加觸手可及的公益平臺,讓更多人參與到公益中來,去影響更多人。之所以現在還在做這件事,是因為無法忘記被一個自閉癥小朋友信任和依賴的感覺。”她說,“只要有一個人喜歡我的故事、認可我的想法,就能讓我獲得很多力量。” 穆希雅(中)和青協團隊的同學 正如書中所說,“寧波諾丁漢大學的創辦,實現了楊福家的一個夢想。”為了幫助更多孩子實現他們的夢想,2013年,楊福家校長向寧諾教育發展基金會慷慨捐資80萬元設立“夢想獎學金”,旨在獎勵在第二課堂表現突出、為夢想而努力奮斗的優秀學生。 他希望每個學子能實現他們的夢想,這樣才能共同構筑中華民族偉大的“中國夢”。 博學篤行,福家報國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 《楊福家傳》節選 中央政治局常委、曾經是復旦大學最年輕教授的王滬寧曾經這樣評價楊福家校長:楊福家是“以為理想主義者”,在他的身上“有一種吸引人的特質,這就是毫無遲疑的信念和絕無虛妄的豪情”。 寧波諾丁漢大學得以“出生”,離不開中國改革開放和教育國際化的大背景,也與楊福家的個人努力分不開。這些年來,這位教育家通過各種場合積極建言,在媒體上“發聲”、著文,為推動國內的高等教育改革不遺余力,但是他總感覺效果不大,于是想到如果能直接辦一所體現這些理念的大學,或許才更有說服力。寧波諾丁漢大學的開創者們通過合作辦學的方式,強調質量,“除了質量還是質量”,闖出了一條新路。 長期擔任國內、國外知名大學校長的經歷,使楊福家對中國高等教育和人才培養問題有了更多、更深入的思考和積累。他推動創辦的寧波諾丁漢大學,成功開啟了中外合作辦學的新模式。 寧諾為中外合作辦學、中國教育走向世界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模式,學校的創辦被教育部列為“奠基中國——新中國教育60年”的60件大事之一,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歷史節點。 寧波諾丁漢大學的辦學指導思想堅持“三求”原則,即“求精,不唯大”、“求優,不唯全”、“求新,不唯新”,腳踏實地,穩步前行。 寧諾——博雅教育的試驗田 “我有幸當了12年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走訪了無數世界高校,逐漸懂得什么叫博雅教育。自然而然的,我也在思考這種優秀的教學體制可否移植到中國來。非常幸運的是,我促成了寧波諾丁漢大學的創立。”楊校長說。 他歸納博雅教育有5條精髓: “博”,即文理相通,博學多聞; “雅”,就是強調“做人第一、修業第二”; 以學生為中心,以教書育人為本; 鼓勵質疑,“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并在以小班課為主的第一課堂得到充分體現; 豐富的第二課堂,為數眾多的學生社團、社會實踐和參與科研項目,在學習生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楊福家校長看來,寧波諾丁漢大學的成功其實也再次證明博雅教育的重要,這位國際知名的教育家近年來不遺余力地推廣博雅教育,是因為他覺得中國的高等教育若要真正走向世界,博雅教育是必須要修煉的基本課,在博雅教育的5個要素中,“以學生為中心”——學校把育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是其中第一要義。 “不斷發現自己的火種,讓它燃燒!” 楊福家校長很欣賞這些教育名言:“學生的頭腦不是一個用來填充知識的容器,而是一個待點燃的火種。”“導師對學生不斷噴煙,直到把學生頭腦里的火苗點燃。”他多次指出,“每個人的火種是不一樣的,需要靠同學的力量、靠家長的力量、靠教師的力量一起把不同的火苗點燃”。 對中國大學來說,爭創世界一流的道路是崎嶇漫長的。楊福家校長是一個播火者和傳薪人,但他更是一個實踐者和探索者,在這條道路上,他正在以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教育理念。 “衡量一流大學的兩個標準” 楊校長在寧諾頭兩年就收到了非常多學生來信,他們在信中很關鍵的一句話就是:學校改變了我們的一生。 在楊福家校長這個融貫中西的教育家看來,衡量一流大學的標準有兩個: 第一是學生們是否感到在這所學校的求學生涯改變了自己的一生。 第二是老師們能否有一個寬松的環境,允許為攻克難題而長期不出論文。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 關于楊福家校長 楊福家校長是享譽世界的著名教育家和核物理學家,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央文史館館員,他曾擔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校長、世界大學校長執行會執行理事、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楊校長還是出任英國著名高校校長的第一位中國人。 1936年 出生于上海,祖籍是寧波市鎮海區駱駝鎮河角村。 1987年 出任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所長。 1991年 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1992年 出任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 1993年 出任復旦大學校長。 2001年 卸任復旦大學校長兩年的楊福家,正式擔任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成為出任英國著名高校校長的第一位中國人。 2002年 諾丁漢大學在《時代》周刊評出的“英國五所最受歡迎的大學”中排名第一。 2004年 中國第一所獨立法人資格、獨立校園的中外合作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成立。楊福家出任寧波諾丁漢大學校長。 2012年 結束在英國諾丁漢大學12年的校長生涯。 2013年 由于為諾丁漢大學作出的杰出貢獻,被授予英國諾丁漢大學退休榮譽校長稱號。 2017年 當選《中國教育報》首屆“當代教育名家”。 圖文來源:《博學篤行 福家報國: 楊福家傳》, Nico Tian 電子編輯:Nico Tian 轉載或進一步了解請聯系: 寧波諾丁漢大學 A World Beyond Ordi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