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綠化對于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義。運輸綠化樹木和花卉的貨運司機們,就像“綠巨人”一樣,把這些龐然大物從全國各地運送到城市里。 剛剛送達目的地的景觀樹 從車床工變身“綠巨人” 何明是一位90后貨運司機,30歲出頭的他已經從事綠化景觀樹運輸5年了。他常常開著裝載綠化資材的貨車,往返于不同樓盤之間。 初中之后,何明就被父親安排去了一所技校學習車床技術,可是年紀還小的何明,學了大半年也沒啥長進。相反,何明卻對隔壁駕駛專業非常感興趣,兩年技校讀完后,車床技術沒學好,何明倒是給父親交了一本駕駛證。父親覺得,孩子有一門技術傍身就是好事,于是找了親戚的關系,給他安排了一份苗圃運輸的工作。從那以后,何明就開始了自己的駕駛生涯。 剛開始那幾年,何明開著苗圃公司的一輛五菱宏光,給街道綠化運送小盆栽,一次運送1公里長的道路隔離帶的盆栽,一天往返15次左右。可那時候的他根本不覺得累,也沒有太多要求,只想著開好車,把貨平安送到地點就好。一天能多跑幾個往返,就是當時他最大的愿望了。 何明在車里跟朋友聊天 何明說,雖然那幾年是在開車打工,但也是他無憂無慮的時光。“那時候是按照往返次數算工資,車也是苗圃公司的,所有成本都不用自己考慮,干得多賺得多。”4年后,何明在父母的幫助下買了一輛小貨車,箱欄加高50公分,專門運送綠化景觀樹。因為過去幾年自己比較努力,干活又勤快,他結識了幾位承包綠化的老板,就這樣開始“給自己打工”。 有了之前的經驗,何明“給自己當老板”還算是得心應手。但給小區的物業運送景觀樹,要求更高,一方面要保證準時送達,另一方面還要確保不能有任何損傷。由于小區里的綠化都是成年樹,屬于移植栽種,正常情況下,這些樹木栽種下去,還要打上一年的營養液,如果運輸過程有損傷,栽種下去很難成活。 有一次,何明給郊區的一個新樓盤送4棵玉蘭樹,他把車開到苗圃公司,樹已經準備好了。何明停好車,正當工人們要裝車的時候,他發現,樹的葉片有脫水現象,于是他拒絕裝車。何明說:“玉蘭本來價格就高,成年的玉蘭移植也是很困難的,脫水現象這么嚴重,不能確定是不是樹本身有病害,送過去如果物業拒收,那么車費也會受影響。” 于是,何明就聯系物業的收貨方,發圖片過去確認,最后貨主和物業方面協商,換了4棵完全新鮮的玉蘭樹裝車運走,從而避免了損失。雖然何明只是一名普通的小貨車司機,但是待人接物方面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那就是決不辜負貨主的每一分運費,也不會讓自己的信譽在收貨方那里“打折”。 干一行,精一行,愛一行 這幾年,高檔小區越來越多,何明運送的綠化景觀樹的品種也相對名貴了許多。前幾天,他就給一個小區送了幾棵木棉花和香樟樹,成年的樹有6米多高,躺放在車箱內,樹梢還要外露兩米多。路上的距離并不長,送到目的地,剛好趕上中午時間,工人們去吃飯了,物業給何明準備了午餐,告訴何明不用急,午飯后工人就會來卸貨。中午的太陽格外火辣,看著沒有做任何保水措施的樹,何明就把車停到了樹蔭下,給樹的根部蓋上了陰濕保水棉,這樣即使卸貨不及時,也可以減少樹脫水的可能性。 運輸中做好防折斷保護措施 果然,何明預想得沒錯,午餐后兩個小時才有人來卸貨,如果不保水,這些樹就會有麻煩。“這個保水不是人家司機的事兒,但是司機卻做得那么好,避免了損失。”物業主管一而再、再而三地對何明表示感謝。 正所謂“干一行,精一行,愛一行。”即使是很平凡的工作,何明都認認真真地干著,沒有絲毫怠慢。雖然已經到了而立之年,但是還沒有成家。他想再多存點錢,在他送貨的那個小區買上一套房子再考慮結婚,以后好能在小區散步的時候,指著那些樹自豪地告訴孩子:“爸爸不種植樹木,但是樹木的搬運工。” 團油讓“綠化人”省出娶老婆的彩禮錢 對于現在的何明來說,住上新小區并不是簡單的事。上世紀90年代,卡車司機迎來分水嶺。在這之前,卡車司機走南闖北、報酬豐厚。“方向盤一轉,給個縣長都不換。”這是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平凡的世界》中的一句話。而90年代以后至今,卡車越來越多,加上關卡、行業“潛規則”、油價攀升等,長年在路上的卡車人賺錢越來越難。 近兩年,運輸行業的競爭越來越大,養車也越來越難了。不但受疫情影響,油價也迎來一輪又一輪的上漲像何明這樣。即便車子沒貸款,可加油的開支也是“壓力山大”。 何明在團油App上找到的優惠油站 何明的小貨車有一個油箱,加滿一整箱油是240升,平常兩三天加一次。去年8月份,他在朋友的推薦下開始使用團油App,在上面加油可以享受很多優惠,同時油站可選擇性也比較多。兩天前他加油就找到了一個油站,當天油站油價是7.52元每升,團油價格就是7.27元每升,一升可以省0.25元,加滿一次可以省下來60塊錢,一個月加十次就可以省600元。“小賬不能細算,這一年下來就能省一個婚戒的錢,的確是在賺娶老婆的彩禮錢了。” 運輸行業的細分,讓貨物配送更專業,像何明一樣的新生代司機也將成為物流運輸中的主要力量。愿他們在團油的陪伴下,省下更多錢,日子過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