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樅陽縣在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工作同時,精密組織、科學調度,加強農村電商示范建設,培育示范性電商服務網點,推動全縣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1-9月份全縣電商交易額10.18億,同比增長23,其中農產品網銷額2.1億,同比增長32,提前完成農村電商提質增效民生工程任務。 一是強化領導、超前謀劃。年初在目標任務下達后,該縣商務局立即進行任務分解,成立農村電商提質增效工程領導小組,組織電商發展中心和公共服務中心人員深入19個鄉鎮及經開區,逐一上門摸底,按照實施方案組織落實,統籌推進項目進展。 二是抗疫抗汛,統籌推進。疫情期間,根據省市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部署和要求,縣商務局有序組織符合條件的農村電商網點和電商企業復工復業,制定印發《樅陽縣電商服務站疫情防控規范》,指導電商企業和網點在復工復產的同時嚴格按照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及時組織電商網點和電商企業復工復產,農產品網銷額趕超去年同期水平,實現了疫情防控下的逆勢增長。汛期以“蟹之都”、“生態徽農”“凌志電商”為代表的優秀電商企業,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利用天貓、京東、蘇寧、拼多多、抖音等電商平臺累計銷售農產品1300余萬元,其中涉貧農產品227萬元,熱銷產品包括稻蝦米、雞蛋、米面、菜籽油等。 三是把握節點,示范引領。印發《樅陽縣農村電商提質增效實施方案》,對照實施進度計劃安排表、按月報送項目進展、實時督促項目進度,提升民生政策社會知曉度、監督力。推動“互聯網+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培育打造“小樅”、“e見樅情”電商公共品牌。組織申報省級農村電商示范鎮2個、示范村9個、示范點6個、1個千萬企業、3個百萬品牌,成為全省創建農村電商優化升級工作示范村最多的縣。 四是強化宣傳,營造氛圍。通過在媒體網站開設“電子商務進農村”版塊等,積極發布、宣傳農村電商提質增效民生工程政策解讀和動態信息;制定民生工程宣傳手冊1000余份,進村入戶宣傳;積極開展各類線上線下電商實操培訓,進一步拓寬電商運營學習渠道,增強網點推動農產品上行能力,努力提高群眾對電商提質增效民生工程的參與度、知曉度和滿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