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6日消息(記者 王雨馨)“做好上市公司經營發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建設有活力的資本市場,對我國經濟發展至關重要。”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在6日舉行的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金融服務專題展上說。 那么,如何發展好資本市場?宋志平指出,有四件事情缺一不可。“一是經濟基本面要好,二是提高監管水平,三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四是提高投資者的投資水平。現在這四件事都在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所以我對資本市場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最新數據顯示,上市公司創造的稅收占整個企業稅收的30,實體經濟上市公司的利潤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的40。“此外,從今年上半年的業績來看,我國上市公司在疫情下恢復經濟表現出了非常好的韌性和活力。”宋志平表示,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共實現營業收入23.4萬億,同比下降1.7%,但從單季來看,二季度A股上市公司的業績明顯改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2.7%。科創板的企業業績尤為突出,科創板今年上半年收入和規模凈利潤分別增長了5.8%和42.3%。 宋志平稱,上市公司的成績是巨大的。具體而言,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第一,上市公司業績穩步復蘇,展現出韌性和活力。“最近我到20多家上市公司進行走訪,有幾點感覺很強烈。首先,(受訪公司)對于做好今年的全年業績充滿信心;其次,雖然面臨一些困難,但是(受訪公司)均表示要集中精力做好公司的經營發展,做好自己的事;再次,加大了以數據為中心的創新力度;最后,積極進行雙循環新格局下的一些市場布局。” 第二,監管水平不斷提高,資本市場改革邁出了新的步伐。其一是市場化改革邁出了新的步伐,極大地提振了市場士氣,在法治化方面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其二是市場開放進一步深化,滬深港通、滬倫通啟動,明晟、富時在內的國際知名指數不斷把A股納入其國際指數;其三是產品開放進一步拓展,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上市,鐵礦石期貨等相繼引入境外投資者。 第三,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政策正在積極地貫徹落實,上市公司提質有了一定的進展。宋志平認為,上市公司既要盡到股東的責任,也要盡到經濟責任、社會責任,至少要把三項工作做好:其一是要有良好的業績,要為股民股東創造良好的回報;其二,創新發展,提高自身價值;其三,要做有責任擔當、有品格的優秀的上市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