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alk明星小學員陳鶴途最近收到了一筆稿費。3個月前,在第25屆聯合國氣候大會發表演講的他將大會現場的見聞寫成報道,發表在《中國環境報》上,這筆稿費正是《中國環境報》寄來的酬勞。 驚喜之余,這筆錢應該怎么用? 陳鶴途和媽媽商量后,認為這是一筆非常有意義的錢,一定也要用得有意義,他決定把錢分成兩部分,一半捐給和這次疫情相關的慈善機構,一半捐給他的外教Travis成立的幫助殘疾小朋友的基金會。 回想起2019年12月,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演講臺上,小小年紀的陳鶴途流暢的英文表達和先進的環保意識讓中外嘉賓稱贊不已。彼時,陳鶴途參加了由共青團中央影視中心和51Talk聯合打造的"中華少年說"大型青少兒英語演講活動,一路過關斬將表現優異,由此,陳鶴途和黎子琳兩位小朋友受到NGO組織的邀請,并以觀察員身份前往馬德里,成為聯合國年紀最小的演講嘉賓。兩位小朋友流利的英語和自信的姿態令人嘖嘖稱贊,紅透了國內的社交網絡,成為名副其實的"別人家的孩子"。 其實,除了"環保大使",兩位51Talk小學員還帶著一個特殊身份走進聯合國,那就是《中國環境報》的"特約雙語小記者"。在會議現場,陳鶴途和黎子琳將自己的聯合國見聞第一時間回傳至國內,報道在了中國環境新聞官方微信號上,回國后,兩位小朋友還在《中國環境報》上發表了文章,回顧聯合國之行,并繼續呼吁環保行動。 陳鶴途在《中國環境報》上發表的文章題為《減塑環保,從我做起!》,他將環境保護的目光聚焦在了"減塑"上。他在文章中表示,在西班牙(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舉辦地)期間,他發現當地人們的減塑做得很好,酒店里的水使用可回收紙瓶裝的,人們也都在使用自己的環保袋。 陳鶴途認為我們可以從這種細節做起,其實減塑環保并不難,比如去飲品店可以不選擇一次性塑料杯,選擇自帶水杯等。他自己也在學校發起過"向塑料書皮說'不'"的活動,從無人響應到全校支持,他發揮了作為一個環保踐行者的能量。 正是這次的聯合國之行,讓陳鶴途看待世界有了新的視角和高度。當他看到環保是全人類正共同面對的問題,更加意識到青少年肩負的未來環保的重任,因此,對環保、對公益有了新的啟發和向往。這筆稿費對于陳鶴途來說非同尋常,因此,他作出了自己心里最正確的決定——用來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他的菲律賓外教Travis專門成立了基金會幫助殘疾小朋友,陳鶴途希望能幫助到需要幫助的小朋友,并為抗疫貢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回國后,在聯合國舞臺上大放異彩的陳鶴途并沒有驕傲自滿,而是繼續堅持短時高頻的學習習慣,每天必上1-3節51Talk的1對1在線英語課,在疫情宅家期間也從未懈怠。在聯合國演講之前,陳鶴途每個月僅在51Talk學習的時間就有30-40個小時,伴以每日大量的英文閱讀和參與英文主題比賽,可以說,高頻的練習是他掌握流利英語的關鍵。 在51Talk學習期間,陳鶴途收獲的不僅是英語水平的提升,更有來自外教公益行為的熏陶和對話世界的國際視野。51Talk作為教育企業,追求的從來不只是學員成績和能力的提升,更注重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培養孩子的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9歲的陳鶴途,用自己的稿費做起了公益,開啟了自己的慈善之旅,他的榜樣力量也許能夠激發更多青少年學會感恩和付出,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