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中 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和全國醫護人員以及全體人民群眾的艱苦努力下,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終于出現積極向好的態勢并正在拓展。在繼續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各地區各部門相繼出臺很多政策,抓實、抓細、抓落地,有序開展復工復產,積極幫助企業盡可能減輕疫情影響渡過難關,經濟社會發展正在逐步恢復常態。從中央連續召開的一系列重磅會議到各部委各省市出臺的政策以及各行各業動態數據顯示,都在整合全社會力量共抗疫情穩發展。 中央重磅會議讓全國人民吃了定心丸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黨中央高度重視,迅速作出部署,全面加強對疫情防控的集中統一領導。從1月底開始,中央連續多次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讓處在疫情恐慌中的百姓一次又一次感受到中央高層的關注和溫暖,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堅定和氣魄。 2020年1月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召開會議決定,黨中央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領導下開展工作。黨中央向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派出指導組,推動有關地方全面加強防控一線工作。 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聽取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和有關部門關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的匯報,研究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 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會議提出: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分類指導、分區施策。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要以實行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為抓手,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要加快推動企業復工復產。 2月1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再次開會,研究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2月21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主題是研究部署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2月23日,習近平出席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在這次全國史無前例的電視電話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 從1月25日到2月23日,30天內,中央政治局圍繞疫情防控工作,連續6次召開會議。這樣的密度和力度,充分體現了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過程中,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這場大戰的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六次會議從疫情防控的單一主題,到提及復工復產問題,再到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所作部署,隨著防疫工作的進展而變化,中央政策及時調整,步步推進。 尤其是2月23日召開的這次重磅會議,更是創造了多個第一: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次召開規模如此大的電視電話會議,參會人數多達17萬人,是歷史之最;這是全國電視電話會議第一次設立如此多分會場的一次會議,全國每個縣和部隊的團級單位都有分會場;這是眾多基層黨員第一次直接聽原聲、見真人,毫無保留,直接親耳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發表重要講話的一次會議。正是這一系列重磅級中央會議讓全國人民對戰勝疫情,統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有了更大信心,吃了最大的一顆定心丸。 政策支持讓寒冷中的中小企業感到了溫暖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幾乎全國各個行業,各個區域都受到了沖擊,最高領導人說到此次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判斷時也坦言,這次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沖擊。但是綜合來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疫情的沖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越要增強信心、堅定信心。黨中央跟全國人民一起風雨同舟,共克時艱,整合全國力量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時,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推動生產生活步入常態、經濟社會穩定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等相關部門在繼續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分區分級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使人流、物流、資金流有序轉動起來。推動重點物資生產企業上下游產業鏈的協同復產,在優先保障湖北一線急需的同時滿足復工復產和社會公眾的需要。 目前,國家發展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逐步提高,浙江已超90%,江蘇、山東、福建、遼寧、廣東、江西等地已超70%。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領域企業正在加快復產。口罩企業產能利用率已達110%,全國糧食應急加工能力復產率超70%,煤礦產能恢復率達76%,鐵路、民航、港口、水運均正常運營。 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消毒殺菌用品生產企業復工率已超過80%。84消毒液、免洗手消毒液、醫用酒精等主要消殺用品的產能和產量都能滿足湖北一線乃至全國的急需。目前中小企業開工率接近30%。工信部將盡快推進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特別是切實協調解決中小微企業在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實際困難,例如各生產要素的保障、原材料供應、防控物資保障,以及物流運輸中出現的實際問題。 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是傳統服務業和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其中多數都是中小微企業。財政部已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調整了企業所得稅政策,對公交運輸等行業免征增值稅。 在24日召開的國新辦發布會上,多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疫情的沖擊是短期的、總體可控的。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強化“六穩”舉措,加大政策調節力度,就能夠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減負、穩崗、擴就業并舉,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是推動經濟社會平穩有序運行的關鍵。 行業行動顯示中國經濟依然前景可盼 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時,各行各業都在積極有序推動復工復產,通過各個行業動態數據的變化,可以綜合研判復工復產進展,進而從復工數據、動態變化對經濟發展尋找問題,做出判斷,及時調整改變,助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盡快恢復常態穩定發展。 輕工行業: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及國資委、發改委、工信部、民政部等有關部委要求,積極引導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目前組織洗滌、釀酒、飲料、乳品、焙烤、塑料、家電、五金、家具、皮革、文體、制筆、樂器、鐘表、香化、照明、自行車、縫制、陶瓷、搪瓷、禮儀用品、工藝美術等20多個行業協會開展調研統計工作,指導、協調企業復工復產。截至2月23日共調研企業1083家,其中復工617家,復工率達57%,返崗人員207178人。目前,生產防疫用品企業、食品保障類企業、塑料耗材及農膜企業、家居健康產品生產企業及行業中的大企業、骨干企業復工率高,為抗擊新冠疫情、保障民生供應、穩定經濟運行積極貢獻力量。 中輕聯黨委書記、會長張崇和高度重視復工復產統計工作,對各單位積極開展調研、反映企業訴求、為部委決策提供支撐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和表揚,并要求各單位繼續做好統計調研工作,及時向國務院辦公廳報送復工復產情況及企業訴求,為中央領導決策提供參考,助力國家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醫療衛生行業:疫情開始階段的醫用物資供應極度緊缺狀況已經得到緩解。醫護人員支援湖北行動還在進行中,各地仍在陸續向湖北派出醫療援助,醫療資源緊張情況較之前有所緩和,民用醫療防護用品例如口罩等物品,供需緊張情況有所緩和。鐘南山院士指出,從目前數據來看,湖北疫情逐步趨于好轉,新增病例數絕對值在下降。前期抗疫的嚴格措施逐步見到成效,各地疫情較之前有所減少,隨著各地逐步復工,各地也在采取措施防止復工復產導致疫情反彈。 從2月24日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和武漢市中心醫院的互聯網診療納入武漢市醫保系統。這意味著市民在家中,就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線上診療,醫保支付,通過線下藥品配送到家。據了解,近期武漢市還將有更多醫院開通互聯網診療,并納入醫保支付。 交通運輸行業:很多交通樞紐正在恢復通行,精準施策確保交通安全。為返崗復工提供通暢的道路保障依舊是全國交通工作的重點。在全國各地大范圍開始企業復工的趨勢下,多地已經開始撤銷交通防疫檢測點。疫情防控期間,為助力企業返崗復工,各省市區均制定精準有效的措施保障返崗復工人員的安全。雖然現在全國疫情防控局面已經處在穩中向好的狀態,但是在返崗復工的過程中,仍需要有關部門做好防疫工作,同時個人也要做好自我保護,把好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關卡。 天津北辰區九個高速出口疫情防控檢測點全部撤銷,并對場地進行徹底的清理和消毒。海南高速公路全部恢復通行,各地設置在省干道上的防疫點也全部撤銷。安徽巢湖市域拆除23個公路卡點,并保留設置湖北車輛通行專用道。四川因疫情防控臨時關閉的58處收費站已全部恢復正常運行通行,設置綠色通道919條,全省高速公路全面恢復正常交通秩序。 餐飲行業:飲食需求保障有力,餐飲行業有序復工。新冠肺炎疫情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這其中跟物資的正常供應密不可分,尤其是與百姓食材相關的物資,為疫情防控免去后顧之憂。在復工復產動態方面,各餐飲門店正有序陸續開始營業,同時為了防疫需求,也采取了相關措施,保障客人安全。 在一線飲食保障方面,“送飯”成為佳話,正如哈爾濱愛心餐廳送飯給疫情防控人員。在食品物資援助方面,地方特色果蔬食品捐贈給疫區,如廣西螺螄粉抵達湖北十堰等。在抗疫助農護農方面,各平臺助力農產品售賣環節,如山東壽光,博物館直播賣菜,使得農民的產品能夠減少受疫情的影響,正常出售。在居民飲食保障方面,民眾菜籃子得到守護,如深圳大鵬新區用統一封簽確保外賣配送安全,受眾的飲食需求得到各個環節的管控,使得民眾吃得放心。廣州酒家14家門店恢復堂食,多家商場餐飲仍僅供應外賣。蘭州拉面店單人單桌進門消毒等等。為響應政府禁止群眾性聚餐的號召,北京30余家老字號調整業務,將服務重點從堂食轉向堂食外送、網絡外賣等多種形式。據悉,這些老字號推出的送餐服務均為免費,方便附近社區居民在家用餐,服務疫情防控工作,晉陽飯莊、南來順、吐魯番、致美齋等老字號餐廳紛紛推出“員工定制餐”,飲食行業陸續營業回暖。 “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這是中國人發出的吶喊,是炎黃子孫的心聲。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這場歷史性戰“疫”中,偉大的中國人民一定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 這正是,華夏大地病毒傳,炎黃子孫意志堅,多難興邦共抗疫,春回大地譜新篇。 (作者:李振中 消費日報社社長 總編輯 國家一級導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