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12日,百度NASDAQ:BIDU發布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報。數據顯示,百度第二季度實現營收314億元,同比增長20;歸屬于百度的凈利潤Non-GAAP為54億元,均超出市場預期。 今年早些時候,李彥宏向外界透露了百度自動駕駛的三條商業化路徑,包括為主機廠提供Apollo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百度造車和無人車服務。 隨著三條商業化路徑逐步清晰,百度自動駕駛業務本季度取得了亮眼的成績。 在測試里程與測試資質方面,百度智能駕駛技術繼續領跑行業。Apollo L4累計自動駕駛測試里程超1200萬公里,同比增長152。測試資質方面,百度Apollo已獲得278張自動駕駛測試牌照,并成為第一家獲得北京無人化路測第二階段通知書的公司。。 在無人車服務領域,百度迎來大規模商業化的破局點。6月,百度Apollo推出了第5代共享無人車Apollo Moon,并首次向外界公布了無車車成本為48萬。這個數字遠低于目前行業無人車造車成本,進而將無人車服務每公里成本進一步削減60。 在運營的過程中,百度無人車服務用戶滿意度始終保持在高水平,用戶評分達4.9分滿分5分。未來2-3年內,百度計劃將無人車服務落地30個國內城市,繼續領跑中國的無人車服務市場。 在晚間舉行的分析師電話會上,李彥宏透露了無車人服務運營的更多信息。在被問及該服務何時可以成為百度新收益曲線時,李彥宏表示預計到2025年Robotaxi的總成本將低于網約車,并實現規模化的增長。預計2025年,百度也可能將Robotaxi單獨列為一條收益線。無人車服務將會比網約車更便宜,本質上其實是對出行行業的供給側改革。 在傳統出行行業,駕駛員的人力成本、管理成本始終在上升。無人車算力和傳感器的硬件成本將遵循摩爾定律,在未來某個時刻與前者形成運營交叉節點,這也意味著無人車服務正在挑戰當下出租車或網約車出行的底層邏輯。隨著造車成本的不斷下降及運營能力的不斷提升,百度有望改變整個網約車服務市場的收費模式,讓出行更便宜、更環保,通過規模化部署提升乘用車的使用效率。 作為中國最早進行自動駕駛技術、布局自動駕駛服務的企業,在過去的8年中,百度積累了豐富的技術能力。在此基礎上,通過在多個城市試運營無人車服務,百度也積累了豐富的運營經驗,這位無人車服務的大規模商業化,提供了行業絕無僅有的實力。目前,百度的無人駕駛已經在長沙、滄州、北京、廣州共4個城市面向公眾開放約車服務,是目前中國開放試運營城市數量最多的自動駕駛公司。截至2020年底,百度的無人車服務已經服務乘客超過43萬人次。 在被問及百度是否會服務冬奧會時,百度首席戰略官余正鈞表示,百度的無人車會參與奧運會的服務,事實上,目前百度的Robotaxi已經在北京首鋼園中實現了商業化運營,而首鋼園正是冬奧會奧組委所在地。 在電話會上,李彥宏也對Apollo無人車服務業務進行了展望——未來,Apollo將開拓更多運營城市和出行場景,解決更多出行痛點。百度計劃在2023年將無人車運營擴充到30城、300萬用戶、3000輛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