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支撐,也是復工復產的“先行官”。近日,交通運輸部召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強調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有力有序推動復工復產,堅決阻斷疫情反彈傳播途徑。 在這一背景下,涵蓋共享單車、助力車、打車等的美團交通業務成為市民疫情期間優選的出行工具,面對著疫情防控和高頻需求的雙重挑戰。在“422”世界地球日,美團單車開啟了“騎跡煥活城市”行動,用戶當日使用美團App掃碼解鎖美團單車和摩拜單車,均可免費騎行。同時,美團單車發布了“騎跡煥活城市”視頻和報告,展示1月23日至4月8日的77天里體現出的城市活力復蘇印記。 疫情發生以來,美團第一時間采取加大一線車輛投放、發起“無差別消毒”倡議、制定共享單車消毒標準等行動,保障醫護人員和市民順暢安全出行。“疫情給人們的出行造成了困擾,在武漢幾乎所有公共交通出行方式都暫停之時,共享單車可以在關鍵時刻為一線防疫工作者的出行提供便利,在疫情中發揮社會價值。”美團交通政府事務部負責人孫可青說,下一步將繼續推進單車消毒工作,配合城市管理部門的管理措施,守住“防止疫情反彈傳播”的安全底線,助力經濟復蘇。 支援一線 230萬張免費騎行卡? 為“逆行者”護航 疫情發生后,美團當即決定為一線防疫工作者提供免費出行服務,盡全力支援這場戰“疫”。 1月23日,武漢等湖北多地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1月26日,武漢中心城區機動車限行。1月26日當天,美團單車率先在行業內發起行動,發放免費騎行卡,加大投放量,并在湖北地區全部暫停收費,滿足一線防疫工作人員出行需求。 疫情期間,眾多醫護人員、社區干部、城管公安、志愿者等最美“逆行者”挺身而出,夜以繼日地奮戰在抗疫一線。美團大數據分析顯示,不僅醫院附近單車使用率較高,城管、環衛等機構附近用車需求量也較大。1月26日,美團單車向武漢協和醫院、武漢市城管委發放10052張免費月卡,分配給醫護人員、路面工作者及環衛工人等,全湖北調運超過30萬輛美團單車全力服務醫護和防疫人員出行。 疫情期間,美團單車服務醫護人員通勤 不能耽誤任何一名抗疫工作者的行動。為了確保所有醫護及各類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免費出行全覆蓋,1月28日,美團單車在湖北地區全部暫停收費,用戶可不限時間、不限次數使用。 截至目前,美團單車已與全國1.2萬個醫院、基層醫療機構及防疫一線單位建立聯系,加強了醫院、機構周邊區域運維管理,及時進行車輛調度。 與此同時,美團助力車也積極投身戰疫,與湖北省相關地市合作開展“抗擊疫情重點人群專項騎行保障服務”。美團向武漢市江夏區委組織部、東西湖區公安分局、蔡甸區公安分局等一線抗疫人員提供電動車免費騎行保障。同時,美團建立多層次專人應急溝通機制等,緊急從全國各地調配人員與物資馳援武漢,并積極尋找倉庫、配備運維團隊,全方位保障疫情防控人員和其他重點人群的健康出行。 “疫情期間,我們都下沉到社區進行值守,每天負責查看出入證,為居民采購、送愛心菜等,工作量非常大。我家離負責的小區大概3公里左右,家里只有一輛私家車,根本不夠用。美團助力車幫我解決了出行問題,路上省了力氣,也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武漢市江夏區黨員培訓(電教)中心干部張小草對記者說,“我們得知美團也是費了好大勁把單車從佛山運過來。一些年紀稍大點的同事不會用App,技術人員還會在群里耐心解答問題,真心感謝他們!” 武漢市公安局蔡甸分局刑事偵察大隊民警呂夢雷則表示,在出勤期間,美團助力車幫了不少忙。“疫情期間,防疫工作壓力很大,隊里的車輛常常不夠用。蔡甸區屬于武漢的西大門,下轄多個鄉村,小路較多,使用助力車更加靈活便捷。”呂夢雷對記者說,“美團給我們一共提供了100輛電動助力車,投放在大隊以及各個鄉鎮派出所。比如較偏遠的消泗鄉,面積大且人員居住分散,我們負責上門為村民測體溫以及到各路口巡邏。美團將車輛直接投放到消泗派出所,給出勤帶來了很大便利。” 截至3月11日,美團單車累計面向全國醫護和抗疫一線人員捐贈超過230萬張單車和助力車免費騎行卡。 此外,美團還時刻關注醫護人員、患者及普通民眾在疫情期間的心理咨詢需求。1月27日,美團面向武漢地區的醫護人員、病患及普通民眾發起疫期心理援助公益項目。該項目聯合30多家心理咨詢機構的1100多名心理咨詢師共同參與,并于2月1日起面向全國開放。截至4月7日,累計已有來自全國各地的2444位用戶通過公益頁面預約心理咨詢服務。 全力防控? 運營調度不放松 消毒“不分你我他” 作為疫情期間重要的出行工具,日常消毒防控工作不容絲毫放松。美團率先發起落實“無差別消毒”,不分品牌,不分顏色,對負責區域內所有共享單車進行消毒。同時,合理分配運維人員,保證重點區域、路段車輛調度充足,保障公眾安全、便利出行。 美團單車率先發起無差別消毒 “疫情出現以來,我出門都會首選共享單車,減少了與他人近距離接觸的機會。”星期一的早上,北京市民田先生準時出門上班,他表示,復工后,共享單車出行已經成為了他的日常習慣,騎行距離也較疫情前有所延長。 提高消毒效率,保障用戶出行安全成了美團運維人員目前工作的重點。2月2日,美團單車在北京、廣州、天津、西安、廈門、珠海、蘭州、太原、廣州、深圳、上海、成都等城市落實“不分你我他”街頭單車消毒舉措。同時號召全行業加入“無差別消毒”行列,攜手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戴好口罩、手套,測量體溫后,美團單車的運維人員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他們對路面所有的共享單車“無差別消毒”,車把手、坐墊、車架等與市民接觸部位都要重點噴灑消毒。美團單車還落實日報制度,提交疫情消殺方案報告說明,特別在軌道交通沿線、商圈、交通樞紐等熱點區域,運維人員結合單車清理、擺放等環節,提高消毒頻率。針對倉庫中的單車也重點進行清潔,層層把好安全關。 隨著車輛使用率不斷上升,運維保障也不容忽視。為了保障市民“有好車騎”,美團單車及時疏散淤積車輛,嚴格控制因車輛淤積而造成人員聚集的現象。合理分配現有人員的工作任務,關注重點區域、路段的調運及保障情況,保證充足車輛投放。 除了做好日常消毒和調運,美團助力車還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安廳聯合開展“美團暖警助力車”行動,與天津市公安局、赤峰市公安部門建立戰略合作,并在杭州、溫州、長沙、昆明、成都、常州、沈陽、南寧、桂林、北海、大同、晉中、晉城等數十個城市提供電動車免費騎行保障,與中國國際青年交流協會聯合發起了“‘關愛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支持計劃”,開展防疫物資捐贈、無差別消毒、車輛定向調配、防疫宣傳配合等工作。 美團打車做好車輛消毒,保障安全出行 嚴格執行日常防控工作的同時,美團打車在全國多個城市上線實名乘車系統,通過對全景數據的分析,有效實現司機、乘客出行情況的準確追溯查找,讓防疫追蹤更高效。同時,美團打車積極配合主管部門的要求,與租賃公司、加盟商和接入平臺的網約車企業啟動了緊急聯動機制,每日向司機推送疫情防護提示,建立司機疫情反饋制度,每日統計匯總司機體溫異常情況;要求租賃公司對其所屬車輛落實每日進場消毒,加強宣傳疫情防護要求和知識。 勇擔責任? 推動標準規范服務 用戶安全社會放心 疫情發生以來,美團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發起共享單車消毒標準,推動實現共享單車消毒常態化和標準化。同時,美團發布武漢騎行報告,分析“封城”后騎行數據、推行“無接觸配送”過程中的操作規范,為日后日常衛生維護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維護提供了參考標準,也為市民提供了出行安全保障的“定心丸”。 3月15日,全國首個共享單車消毒團體標準《互聯網租賃自行車衛生保障運營規范》(以下簡稱《規范》)發布。《規范》要求,在遇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車把手、車籃、車鎖等騎行人易接觸的部位,需確保每天清潔、消毒不少于1次,其他部位定期清潔,確保干凈無污物。 該《規范》由美團單車聯合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會發起,經政府、NGO機構、企業等各界代表積極參與修訂后正式發布,對共享單車行業日常衛生保潔及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時衛生消毒等事項提供了操作依據,并推動實現共享單車消毒常態化和標準化。 除了發起共享單車消毒標準,美團單車還聯合武漢市交通發展戰略研究院撰寫了《武漢戰疫騎行報告》,對疫情期間騎行大數據為藍本的疫情抗擊進行研究,通過數據分析武漢出行狀況。1月23日至3月12日,美團單車在武漢提供騎行約230萬人次,對疫情出行的分擔占比過半,圍繞醫院區域出行的態勢較為明顯。 與此同時,由于受疫情影響,“線上買菜”成為不少人的首選購物方式,美團外賣在全國啟動“無接觸配送”,目前已覆蓋北上廣深等184個城市,并將陸續在全國覆蓋。針對醫院地區的送餐,則通過取餐柜等無接觸設備送達。 美團發布業內首個《無接觸配送服務規范》,從平臺信息服務、服務流程、服務質量控制等方面界定平臺推行“無接觸配送”過程中的操作規范。為了讓用戶更加安全和放心,美團外賣“無接觸配送”升級為“無接觸安心送”,實現全過程食品安全信息可視化、可追溯的安心配送模式,最大程度地降低人際接觸帶來的潛在感染風險,保障特殊時期居民生活需求及商家安全經營。 此外,為給予一線醫護人員更多的生活服務保障、關懷激勵,美團公益基金會于1月26日宣布捐贈2億元人民幣,設立全國醫護人員支持關懷專項基金,針對武漢等疫情防控重點地區醫護人員以及全國各地馳援湖北的醫療隊,展開定向幫扶。截至4月14日,美團公益基金會已完成對國內18個省區市18234名援鄂醫療隊醫護人員的捐贈,撥付慰問金9331萬元。美團公益在線募捐平臺還為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等10家慈善組織發布籌款項目。截至3月18日,已有超過30萬人次的美團愛心用戶向抗疫相關公益項目捐贈善款,金額超過435萬元。 美團戰疫背后的故事 應急決策: 英雄在前線,我們做后盾 美團單車免費騎行、無差別消毒,助力車免費投入使用,網約車乘車碼、安心碼上線,口罩尋源項目啟動……疫情發生以來,美團人經歷的是從未有過的考驗,時間也是異常緊迫。在一線運營人員忙碌于前線的同時,美團交通政府事務部也迅速成立多個應急項目組,每周召開三次線上管理會,全員實行日報制度,從上到下全面部署疫情防控任務,本就高效的互聯網企業進一步加速運轉,為一線的抗疫英雄做堅實的后盾。 美團單車服務市民出行 “每周7×24小時待命,最忙的時候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孫可青說,“這段時間的工作雖然很辛苦,但很有成就感,相信很多人有著一樣的體會。盡管面臨更多成本投入壓力,美團高層和業務部門都非常支持免費騎行活動,希望為防疫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為了保障武漢的騎行調度,我們把車調度到金銀潭醫院等高頻使用需求的地方,用有限的力量支持防疫行動,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大家依然在上班,這些付出已經不是為了工資,而是為了體現社會價值。” 大家都在忙什么呢?應急項目組成立后,美團單車及時布置防疫工作。一是集中解決員工和運營人員的防疫物資保障問題,從各地采購手套、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用品,確保員工和街面運營人員的安全作業。二是騎行用戶的安全問題,美團單車嚴格要求運維人員對車輛把手和座位進行高頻率消毒,杜絕病毒傳播風險。三是社會價值的實現,發起無差別消毒倡議、共享單車消毒標準,發布武漢騎行報告,助力車免費投入運營,安心碼上線,配合政府向市民配送口罩等,美團人迅速建立多個項目組協調推進各項工作。一名美團工作人員打趣說:“最多的時候,他同時在140多個群里回復,感覺眼睛都快睜不開了,手腕都要發炎了,手指也不聽使喚,沒辦法點擊屏幕了。” 隨著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美團單車騎行量快速恢復,并逐漸回歸常態。美團將在交通業務層面,做好基本功,持續執行消毒標準,配合好各地城市主管部門的需求,在單車治理上下功夫。此外,美團今年還將把扶持全國300萬家餐廳“活下去”作為首要任務,通過加大招聘騎手的力度等方式,降低失業率,助力經濟復蘇。 運維人員: 凌晨3點的“獨行俠” 疫情期間,運維人員從凌晨開始投放車輛,始終為一線防控工作者提供出行保障。武漢“封城”次日至3月12日,美團單車累計服務超過4.3萬名醫務相關工作者,這背后離不開美團運維人員夜以繼日的努力。 95后單車運維人員朱佳龍是湖北孝感人,原本想大年初一回老家的他,由于武漢“封城”而留了下來。后來,美團單車漢口工作群里發消息說醫院附近的單車很少,需要車輛調度人員,朱佳龍就積極報了名。 每天凌晨3點,寂靜的街道上本就沒什么人,只有“獨行俠”朱佳龍投放車輛的身影,為的是讓夜班的醫生也有車騎。朱佳龍主要負責向漢口的幾家醫院投放車輛。醫護人員下夜班的時間差不多是早上五六點,他每天要在那之前將車輛擺放好,并進行消毒。漢口醫院、協和醫院、同濟醫院、武漢市中心醫院、武漢市中醫院……哪里的車輛不夠了,朱佳龍就趕到哪里。 有一次,朱佳龍在給車輛消毒時,一位剛下班的醫務人員從身后對他說了聲“謝謝”。朱佳龍說:“我當時有點懵,來不及多想,只簡單回了句‘沒事’。因為連續工作一個星期以來,街上都沒什么人,也沒人跟我說過話。” 如今,隨著疫情的好轉,朱佳龍也恢復了平常的工作狀態。他說:“支援武漢的醫務人員是最辛苦的,跟他們比,我所做的不算什么。來了武漢這么久,我還沒好好游玩過,希望疫情過后,能先把漢口區逛一逛。” 和朱佳龍一樣,美團的另一位運維人員胡啟,也主動請纓,早出晚歸,每天奮戰在各家醫院之間。胡啟說,調度車輛保障醫護人員和民眾的必要出行,是他每天工作的重中之重。胡啟負責的區域,平時有5至10個運維人員,疫情期間人手不夠,只有1至2名在崗,工作量比平時大很多。這段時間,胡啟每天凌晨起床,摸著黑到街面上工作。“我們專門建立了群組,醫院的負責人會提供他們的單車需求量,運維人員就在他們上下班前把車輛擺放好。” 對胡啟來說,疫情期間,個人的利益得失早已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為醫護人員提供充足的車輛,不耽誤他們治病救人。按照正常流程,運維人員的收入需要與調度車輛數掛鉤,但為了盡快完成任務,他放棄了車輛掃碼計數等繁瑣流程。他說:“關鍵時期,醫護人員在一線與生命賽跑,我也顧不得這些了。” 疫情突如其來,面對著無數的未知,美團運維人員用自己的力量保障著城市的正常運行,這一次,他們為城市運送的,是療愈的能量,是希望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