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主頁 > 生活 >

        惟有大言不慚的謊言方能成功

        時間:2019-01-07來源:互聯網 作者:編輯 點擊:
        1月2日 艾薩克·阿西莫夫誕辰 我不是職業預言家;我只是在寫科幻小說。 可是,如果一個人寫科幻小說,并且為了寫科幻小說而仔細考慮未來,那么,他可能在不經意間會變成一個預言

        1月2日 艾薩克·阿西莫夫誕辰

        我不是職業預言家;我只是在寫科幻小說。

        可是,如果一個人寫科幻小說,并且為了寫科幻小說而仔細考慮未來,那么,他可能在不經意間會變成一個預言家,沒有誰會比我更加不經意地這樣做了。

        1939年5月,我才19歲的時候,就寫了一則故事,我給這則故事起的名字是《羅比》(Robbie)。它寫的是1998年的一個機器人。它是金屬的,看上去有些像人,不能說話。作為故事的一個不經意的部分,我也描寫了一臺“說話的機器人”,為了讓它獲得說話的能力,便將它做得太大以至于不能動彈。我將它描述為“一堆笨重的、完全固定的導線和線圈,布滿了20.9平方米的空間”。

        它顯然是一臺電子計算機,然而,我沒有費神去預言小型化,至少在1998年還沒有實現。我推想它是一堆龐大的電子管,因為那時晶體管尚未發明出來,而我還沒有聰明到足以預言它的出現。

        不過,我當時也隱約地認識到,一定會有某些種類的小型化,因為可運動的機器人一定會有相當復雜的人工腦,這顆人工腦能夠放入一個不比人類顱骨更大的容器里。(在這種實物出現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稱這些人工腦為“計算機”。)

        因此,我在一則名為《推理》(Reason)的故事中首次提到它們時,稱之為“正電子腦”。這則故事寫于1940年11月。你可以理解,我未曾探究準確的技術細節,然而,我在作品中給人留下的印象是,正電子流穩定地產生并且穩定地湮滅,在產生和湮滅之間,正好有足夠的時間產生細微的痕跡,這些痕跡對應著人腦中標識出思維電勢的東西(不管這東西是什么)。

        想法不錯,可為什么是正電子呢?

        自然,它們僅僅在我寫這則故事時的6年前被發現,因此,它們聽起來特別具有科學幻想的味道——不過,真見鬼,我們如今完全在用普通的電子做這件事。如果說我沒有用電子管跳躍得足夠遠,那么,我用我的正電子卻又跳躍得太遠了。

        當我認識到,如果我們開發計算機化的機器人,我們就不得不開發處理它們的技藝和科學時,我與目標便更加接近了。我放棄了此類題材的那種老套模式,即某位受尊敬的孤獨的發明家,在神秘城堡中陰冷潮濕的地窖里創造了機器人。我構思出一個研究機構,由它設計正電子腦(即計算機),在寫于1941年10月的一則名為《轉圈圈》(Runaround)的故事中,我將它命名為“機器人學”(robotics)。

        顯然,我是歷史上第一個使用這個詞的人,盡管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我當時認為這個詞已經存在了。當然,如今它已經存在,而我經常重復的、在《轉圈圈》中首次得到明確闡述的“機器人學三定律”,可能很好地促進了這個詞的實際使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降臨,然后又過去了,而現實生活中的電子計算機誕生了。我將我的機器人提高了一個檔次,以保持領先地位。有一次我聽人提到通用自動計算機(Univac),馬上就虛構了復雜精密得多的“多功能自動計算機”(Multivac),在一個又一個故事里,它處理社會的一些越來越精細的事務。

        它在我1954年12月寫的故事《特許權》(Franchise)里首次被提到,在那則故事里,我將它描述為“0.8千米長3層樓高”。我說,“有50個技術員在其結構里的過道上來回走動。”

        我回到了非小型化——即使用無數個立方米的真空管。

        可是,再一次,我的故事情節的苛刻要求促使我在小型化成為事實之前進行小型化。早在1950年,我在我的故事中就采用了袖珍計算器,并且對它們作了相當準確的描述。至少,我對它們的外觀作了相當準確的描述。

        隨后,我于1956年6月寫了故事《最后的問題》(The Last Question)。這則故事用5700個詞概述了人類無數年的歷史,而且,它從多功能自動計算機開始講起。如今,我知道它是由晶體管制成的,而不是用真空管,不過它仍然是個龐然大物。

        可是,在這則故事的第二個場景,我介紹了“微型自動計算機”(Macrovac)。它的每個部分都與最大的多功能自動計算機同樣復雜,但它小到足以放入一艘普通的太空船里。“取代晶體管,”我解釋說,“分子電子管出現了。”

        我最終超越了人類將在1981年完成的工作。我們擁有了微型芯片,不過,即使是它的元件也尚未小到分子的尺寸。

        在下一個場景中,“亞介子(sub-meson)取代了老的、笨拙的分子電子管”。在你提問之前,我先告訴你——不,我不知道亞介子是什么。

        隨著計算機在《最后的問題》中較后的場景里變得更為精密,簡直無法描述,因為它們進入了超空間。它們變得不論在任何地方都伸手可及,而其實不論在任何地方都遙不可及。它們不再置身于人類的控制之下,因為每一臺計算機都自個兒設計它那卓越得多的繼承者。直到最后,非常不夸張地說,計算機成了——上帝。

        然而,在《最后的問題》之后,我還能干什么呢?已經把計算機神化了,哪兒還有新的世界要征服呢?嗯,1975年3月,我寫了《活了兩百歲的人》(The Bicentennial Man),這則故事的篇幅是《最后的問題》的3倍,情節只跨越了兩個世紀。

        在《活了兩百歲的人》里,我艱難地描述了計算機經歷的各個改變階段。經過這些階段,計算機不是變成了上帝,而是變成了某種讓我們感動,因而關系也更加密切的東西——成了人類。計算機,最初被當作機器人體內的大腦,它一點一點地獲得了十足的人類的體形外貌和十足的人類的行為舉止。它最終的成就是獲得了死亡,因而,用老死這樣一種唯一可能的方式,可以證明其最終的人性。

        我花了36年寫了大約50篇故事,包括短篇故事和長篇小說。我想,我已經以種種方式,觸及了計算機和計算機化的方方面面。而且(請留意這一點!),我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即從任何實際意義上來講都對計算機根本一無所知的情況下進行那些創作的。

        直到今天,我也不了解計算機。

        我完全不懂機器。當有人問我,我自己是否使用計算機工作時,我會顫抖著說:“先生,我是一塊路標。我指出道路,可我并不去那兒。”

        恰巧,幾乎我熟識的每個作家都在使用文字處理器,或者正在獲得一臺文字處理器,而我卻在堅持(或多或少是出于恐懼)使用我的電動打字機。

        這一天來了。當《拜特》(Byte)雜志有位編輯邀我寫寫有關我使用文字處理器的體會時,我害羞地咬著我的指關節承認,我還沒有這種機器呢。

        那位編輯當即擺出公司的威儀向我大皺眉頭,并且保證,在我的公寓里會安上一臺。它現在就在那兒。這可把我嚇壞了。晚上我輾轉反側地想著這件事。

        這臺文字處理器附帶了一套百科全書式的說明書,我只好拼命閱讀。還有好幾盤盒式磁帶,我也只好拼命地聽。如果我能充分控制我的顫抖的話,應該很快就能用它寫一些東西,并打印出來。

        我被告知,一旦我這樣做了,我將真正能夠達到一定的速度。而我用我的打字機生產我那些書速度也不怎么樣,只不過是每個月一本而已。

        艾薩克·阿西莫夫,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家、科普作家、文學評論家,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機器人系列》、《基地系列》、《銀河帝國三部曲》等。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發表評論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文章導航
        推薦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 又大又湿又紧又大爽a视频| koreanbjneat| 日韩1区2区3区| 亚洲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美女被羞羞在线观看漫画| 国产福利在线视频尤物tv| 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 激情综合网五月| 大香人蕉免费视频75| 久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 ass亚洲**毛茸茸pics| 无人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风间由美100部合集| 国产裸拍裸体视频在线观看| 一级黄色免费网站|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色一综合网| 爱情岛论坛亚洲品质自拍视频网站 | 品色堂永久免费| 婷婷综合激情网|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 国内精品在线视频| 一级特黄aaa大片| 日本免费网站视频www区| 亚洲乱亚洲乱少妇无码| 激情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午夜精品在线视频| 西西人体欧美大胆在线|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免费视频| 91精品观看91久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亚洲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国产乱人伦Av在线无码| 激情黄+色+成+人| 国产精品黄页在线播放免费| h片在线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