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少兒古裝系列劇江蘇小戲精之《新二十四孝》 9月1日將在南京電視臺少兒頻道重磅播出 江蘇小戲精之“新二十四孝”是由 6-13歲全少兒陣容參演的大型兒童古裝系列劇 所有劇集的題材均為古代孝道故事 每一部戲挑選12個小演員參演 拍攝地點為南京市 小演員會在劇組進行為期兩天三夜的劇組生活 根據劇本讓孩子體驗到劇組的拍攝 節目組通過三天兩夜的拍攝填補小朋友們對于影視戲劇表演知識 以及綜合素質、影視活動的空白 培養孩子們對待傳統文化的興趣和認知 讓孩子在劇組中體驗表演樂趣 劇組開機儀式 ??? 新二十四孝之《木蘭從軍》講述的是北方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邊境,朝廷決定派大軍擊退柔然,下令每家軍戶都要出一名男子從軍。但是木蘭父親腿有舊疾,行動不便,弟弟尚且年幼,木蘭不忍父親去戰場受苦,便下定決心替父從軍。盡管軍中生活艱苦,戰場殺機四伏,木蘭以驚人的毅力堅持了下來,并屢立戰功,被封為將軍。十二年后,大軍凱旋而歸,木蘭終于和家人團聚,一家人過上太平幸福的生活。 潘氏宗祠老宅 ??? 劇組拍攝地點為江寧佘村明清建筑群。 ??? 此建筑群為潘恒才建造。住宅南向,共有三個宅院組成,每宅三進,共計60余間,占地約750平方米,整個建筑結構嚴謹,均為三進穿堂式高墻深院,保存較好的為西邊的宅子。每進門樓上均有磚雕石刻,門額上鐫刻楷書磚雕“天賜純暇”,“福祿申之”等,這組建筑群規模不大,但是內部雕刻精美,整個建筑具有徽派建筑風格。 ?
??? 潘氏宗祠位于潘氏住宅東側,坐北向南,東西有馬頭墻,大門兩側各置青石戶對,高約0.8米。建筑主體結構為三房兩進式,占地面積約350平方米。門廳、大廳內橫梁上雕有花卉圖案,大門上有精美磚雕,這組建筑民國十年修造過。 該建筑群是由潘氏住宅和潘氏宗祠兩部分組成。據《潘氏宗譜》記載,該組建筑是清朝順治初年始建,后又多次重新改造。 開機儀式拜四方 ??? 江蘇小戲精之《新二十四孝》劇組在每一部戲正式開拍前都會舉行一次開機儀式,那么為什么劇組開機要有燒香拜四方還有掀紅布的規矩。這是最早來自于對“劃片”的恐懼。所謂“劃片”是指早年在膠片時代,攝影機里的膠片在拍攝時被里面的零件意外劃傷。 如果發聲“劃片”,將給劇組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但是機器劃片又不可預防也難以預防,所以國內的劇組用的最多的方式就是拜四方用紅布蓋住攝影機“鎮邪”漸漸的也演變成了傳統。 ??? 小戲精影業集團王董事長、導演牟宏為小演員頒發南京電視臺教育發展部蓋章小演員證書 ??? 凡是參與了江蘇小戲精之《新二十四孝》少兒古裝系列劇拍攝的小演員都能夠得到一份由我們南京電視臺少兒頻道認證蓋章的小演員證書一份,這不僅僅是一份榮譽證書,更是一個身份證明,當下國家正在倡導大力發展少兒美育,這也是對小演員們經過3天劇組磨煉的一個認可,童心看世界,光影伴童年,相信小演員們在未來的戲劇道路上能夠發光發亮。 小演員拍攝現場劇照 ??? 一部電視劇最重要的就是劇本質量和制作水準。這次江蘇小戲精之《新二十四孝》主打中國孝道故事,每一集都是一個獨立故事,比如像木蘭從軍、棄官尋母、上書救父、恣蚊飽血等耳熟能詳的故事加以改編,讓觀眾們在重溫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有耳目一新的視覺感受,尤其是由6-13歲的“小戲精們”來擔任主演,更加能從另一個的角度來詮釋和體現孝道文化。 小演員拍攝現場劇照 ??? 在題材上,江蘇小戲精選擇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孝道故事。從一開始決定做這個題材就不僅僅是為了影視創作,更深層次的是希望能弘揚和繼承我們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為影視創作增加更多的內涵與深度。其次,選擇讓孩子來演這樣的戲,是因為孩子本身是一張白紙,他們更容易去接受、吸收故事里的知識。在這樣的白紙上作畫,更能演繹讓人意想不到的藝術作品。 小演員拍攝現場劇照 ??? 在創作劇本的選擇上,江蘇小戲精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依托,結合現代的理念再挖掘再創造,“孝”是我們幾千年來中國人都一直在堅守的一種品德,以傳統文化為切入點,這部作品必然會在傳承的基礎上再創不凡。 小演員拍攝現場劇照 ??? 一個人的初心與夢想,總是在孩提時萌發。兒童古裝劇創作可謂廣闊天地、大有可為。江蘇小戲精在這些孩童身上埋下了一顆種子,也為我們未來藝術創作開拓了新的思路。讓藝術創作回歸初心,喚醒人們心中最深處的共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