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行業的興起是經濟全球化的表現之一,也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缇畴娚绦袠I在我國發展的十幾年里,展現出了蓬勃的生機以及穩步向前的發展趨勢。當然,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國家的重視和扶持。國家層面不斷出臺各種政策扶持跨境電商行業,即使是在疫情的影響下,我國跨境電商整體仍然保持增長勢頭。 可以說,跨境電商政策和規范的建立,以及開放程度的規定是跨境電商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國跨境電商政策發展經歷了三大階段,分別是政策起步期(2004-2007)、政策發展期(2008-2012)和政策爆發期(2013年至今)。 起步期:政策初步規范電商行業發展,側重于規范行業。 發展期:陸續發布10項政策,涉及監管、支付結算及試點等方面,側重支持引導。 爆發期:集中發布多項政策,主要集中在出口方便,向實施層面推進。 近年來,我國對跨境電商重視程度日益提高,國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在2019年和202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分別提出了改革完善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扶持政策,加快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發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進一步擴大試點布局。2019年底增設第四批24個跨境電商綜試區;2020年4月,國務院決定在全國已有59個跨境電商綜試區的基礎上再設46個綜試區,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擴大至86個城市和海南全島。 二、發展跨境電商新模式。支持市場采購貿易和跨境電商融合發展,指導綜試區幫助企業充分利用海外倉擴大出口,新增17個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積極探索保稅維修、離岸貿易等新業務。 三、大力推進貿易便利化。減少單證、優化流程、提高時效、降低成本,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縮短通關時間等。 除了國家層面的政策,各省市也紛紛響應國家號召,陸續出臺相關政策來支持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 浙江:2020年2月出臺《關于積極應對疫情全力支持跨境電商平穩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要積極支持幫助跨境電商企業打通供應鏈,精準做好跨境電商企業復工復產用工服務,用好跨境電商財政扶持資金,切實做好對跨境電商企業的“三服務”工作。 廣東:2020年7月出臺《中國(梅州、惠州、中山、江門、湛江、茂名、肇慶市)等7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大戰略舉措。建設中國(梅州)等7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對促進我省跨境電子商務健康發展和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福建:2020年2月出臺《閩委辦[2020]3號文件第17條“鼓勵跨境電商企業擴大進出口”實施意見通知》-對利用自營或利用第三方跨境電商平臺開張跨境業務,2020年首季度納入海關統計交易額同比增長超過300萬元的企業,按交易額的2%給予不超過100萬元的物流補助。與同期跨境電商政策按“就高不重復”原則執行。 安徽:2016年4月出臺《中國(合肥)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借鑒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六大體系”“兩個平臺”的經驗和做法,依托安徽(蜀山)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和合肥綜合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空港經濟示范區等區域,重點推薦跨境電子商務B2B出口業務,積極開展跨境電子商務進口業務。 廣西:2018年7月出臺《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綜合示范區實施方案》-將加快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南寧)試點建設,進一步加強南寧渠道作用,構建面向東盟、輻射廣西與中國西南、中南地區的跨境電子商務服務體系。 海南:2016年11月出臺《海南跨境電子商務綜合示范區實施方案》-充分借鑒全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成功經驗,依托洋浦保稅港區和海口綜合保稅區的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以優化政策舉措為重點,探索跨境電子商務促外貿轉型升級新路徑,形成貿易便利、監管高效、法治規范的跨境電子商務及相關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載體,打造開放型經濟新高地。 山西:2018年7月出臺《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扶持辦法》-在綜改區注冊、納稅、注冊地址在綜保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納入綜改區跨境電子商務統計體系(山西省省級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或太原海關)的參與跨境電子商務業務的企業,可享受包括辦公和經營場所租賃補貼、庫房租賃補貼、交易額補貼、物流補貼、O2O線下保稅展示體驗店補貼和檢驗檢測費用補貼以及平臺獎勵在內的7大項補貼和獎勵,扶持政策覆蓋了企業發展的方方面面。 除此之外,我國“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要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深化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貿易促進平臺、國際營銷服務網絡建設,加快發展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等新模式,鼓勵建設海外倉,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運轉。各省市也加快落實規劃中的跨境電商行業相關的方面。 這兩年受疫情影響,跨境電商作為推動外貿轉型升級、打造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突破口,政策也仍在不斷加持跨境電商的發展。我們期待疫情過后,再次迎來跨境電商行業的大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