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河涌的水很渾濁,一到夏天臭味特別重,大家都不敢開窗,現在基本上沒什么臭味了,水也變清澈了。”空氣好了,水更清了——這是石碣鎮東江邊上村民這一年來的最大感受。 河道可喜的變化,正是得益于東莞市東江下游片區水污染綜合治理工程以下稱“東江下游項目”的實施,這是東莞市決戰決勝水污染治理攻堅戰的項目之一,規劃新增截污次支管網約1057.37公里,雨污分流管網約777.74公里,涉及東莞15個鎮街。 作為橫貫東莞東西的“母親河”,東江水環境生態一直是東莞政府和群眾關注頭等大事。記者獲悉,截止2020年12月底,東江下游項目已累計完成1590公里,綜合完成率約為98,累計通水完成比76.64,預計2021年1月底全部完成驗收通水。 ![]() 嶺南股份東江下游項目樣板段 攻堅克難,把功勞埋在地下 據悉,東江下游項目由多家央企與專業的市政管網建設公司共同建設。記者在名單中,卻看到了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嶺南生態文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嶺南股份”,一家東莞本土老牌園林綠化公司。它怎么涉足市政管網領域了? 記者了解到,早在2017年,嶺南股份就收購了北京市新港永豪水務工程有限公司90的股權,正式進軍水生態領域。2020年6月,嶺南股份中標東江項目石龍、石碣段工程,參與市政管網工程建設。 疫情之下,嶺南股份負責的項目最大的難點是技術和時間。為了高質量高效完成工程,公司在背后做了很多“功課”。 記者了解到,嶺南股份東江下游項目負責人是嶺南股份市政集團高級副總裁李恒山,他本身是水利水電專業的教授級高工,項目團隊有一級建造師證的人員比例達28。 “項目指揮部要求我們在184天內完成近150km的管網新建任務,時間非常緊迫。我們疫情防控、質量生產兩手抓,協調人、材、機以‘每天完成1的進度’效率運作,可謂是日夜兼程、風雨無阻。”李恒山告訴記者,項目建設高峰期,僅石碣鎮就有60多個作業面、上百臺機械設備、400多名工人在同時施工,至今已完成68.86公里新建任務,完成率超95。據悉,在15個鎮街的整體進度排名中,嶺南股份負責的兩個鎮街都是位居前列的。 在旁人看來,管網工程只是簡單的管道填埋,實則困難重重。“地下管線錯綜復雜,我們在開挖過程中,經常遇到各種管道,電線、燃氣、電信、供水等等,一不小心可能會出現漏氣爆炸、爆水管等問題,加之東江多流沙土質容易塌方,管網工程危險系數還是很高的。”李恒山說。 “別看管網工程建設前后變化不大,我們的功勞都埋在了地下。”這是近期,李恒山與女兒視頻聊天時說的話。 從園林到水務,嶺南股份助力灣區建設 水質好不好,關系著村居環境是否達標,村民獲得感、幸福感能否提升。 從前,東莞雨污混接,污水通過雨水管道排入河道,造成河道污染,破壞水生態平衡,不僅影響水質,也影響水收集管道運行。而通過管網工程分流雨污后,水可直接排入城市內河,經過天然沉積,既可作為天然的景觀用水,也可作為市政噴灑灌溉用水,提高地表水的運用效益,進而改善城市環境和群眾生活質量。 嶺南股份以“讓環境更美麗,讓生活更美好”為己任,在其看來,水不僅是生態之基,更是戰略之要,水土、園林從來都不分家。為適應市場需求,更好服務于美麗中國建設,嶺南股份已發展成集生態景觀與水環境治理、文化與旅游、投資與運營為一體的全國性集團公司。 記者了解到,嶺南股份旗下水務、市政集團協同發展,深度參與到大灣區水環境治理工作中,除了參與東莞多個水環境治理工程外,在河源、江門等城市也有布局。其中,近期完工的河源市紫金縣污水處理基礎設施項目,實現了全縣鎮級污水處理全覆蓋,在廣東省住建廳履約考核評價中多次名列前茅,吸引河源市相關系統專題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