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暴跌,大股東爆倉,銀行追債,增持落空,債權逾期!禍不單行猶如多米諾骨牌。 1 華業資本 10 月 24 日晚間公告稱,因公司發生應收賬款事件導致公司經營出現困難,公司管理層采取各種有效措施盡可能挽回公司損失,竭盡全力使公司渡過危機。 為減少公司成本支出,董事會決定將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及其他主要負責人停薪 12 個月,同時,參會的公司內部董事自愿停薪 12 個月,停薪時間自 2018 年 10 月 1 日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 從名單可以看到,10 名高管總的稅前年薪 967.5 萬元,人均近 100 萬元。 其中包括董事長徐紅,稅前年薪 151.86 萬元,董事、總經理燕飛,稅前年薪 131.10 萬元,董事尹艷,稅前年薪 63.84 萬元,財務總監郭洋,稅前年薪 111.93 萬元。 不過,暫停高管不足千萬元的薪資,與事件中涉及的逾百億元資金與相比,顯得杯水車薪。 2 百億債權爆雷 華業資本原名華業地產,原本主營地產業務,2015 年后公司開始涉足金融領域 " 去地產化 ",主營業務范圍拓展為房地產開發業務、醫療投資業務、金融投資業務,此次華業資本就栽在金融投資業務里的應收賬款債權投資業務。 9 月 27 日,公司發布公告,子公司投資的應收賬款出現逾期,追債小組去現場跟債務人出示協議時,發現該應收賬款的債務協議是偽造的。 根據公告,追償小組在現場走訪時向債務人出示恒韻醫藥與公司方面簽署的協議,債務人方面否認存在協議中列示的債務,文件上公章系偽造,確認債務并不真實。 事情大概是這樣,華業資本收了大量恒韻醫藥轉讓的債權和應收賬款,然后有債務人到期沒還。華業資本派律師到債務人陸軍軍醫大學第一、第二、第三附屬醫院去了解情況,然后發現債務協議是假的。 更讓人詫異的是,華業資本表示,公司投資的 101.89 億元應收賬款的轉讓方恒韻醫藥,存在涉嫌偽造印章,虛構與醫院的應收賬款債權交易的可能,公司存量應收賬款將面臨部分或全部無法收回的風險。 這其中,自有資金直接購買規模 27.25 億元,其余均加了杠桿。具體為,華業資本參與認購應收賬款優先級與劣后級金融產品規模為 37.17 億元,其他金融機構參與認購應收賬款優先級與劣后級金融產品規模為 37.46 億元,西藏華爍為優先級提供差額補足,華業資本則為西藏華爍的差額補足義務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如果應收賬款無法按期回款,西藏華爍將被要求履行差額補足義務,華業資本也將面臨無法償還到期債務的風險。 至此,百億蘿卜章事件爆發。 這一蘿卜章事件是華業資本開展金融投資業務里的應收賬款債權投資業務。在這一業務中,華業資本出資認購上述產品劣后級份額,為優先級份額提供本金及收益的保障,形成 2 — 4 倍的杠桿。產品成立后,受讓恒韻醫藥對醫院的應收賬款,醫院按約定期限回款。 上述蘿卜章事件是公司與第二大股東李仕林之間發生的關聯交易。公開資料顯示,恒韻醫藥由李仕林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今年 7 月,李仕林已經債務纏身。 今年 7 月 31 日,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公開的一份民事裁定書顯示,自然人周歆焱申請對李仕林、華業資本全資子公司捷爾醫療及另外 3 位對象實施訴前財產保全,總金額 1 億元,這一請求獲得法院批準。 令人意外的是,華業資本不僅未對此進行披露,反而在 8 月 21 日、8 月 23 日、9 月 5 日連續與恒韻醫藥繼續做應收賬款投資交易。 公開信息顯示,目前李仕林處于失聯狀態。 " 蘿卜章 " 事件爆發后,華業資本隨之在債券方面遭遇重創。10 月中旬,5 億元規模的 "17 華業資本 CP001" 構成實質違約,并隨之波及 "15 華業債 "。 3 股價暴跌,大股東爆倉,銀行追債 蘿卜章事件爆發后,直接波及二級市場上股價連續 7 天暴跌,股價從 6.74 元跌至 10 月 15 日的 3.12 元,股價幾近腰斬,市值蒸發逾 50 億元。當天晚上公司公告,質押股權爆倉了。 10 月 15 日晚公告,由于公司股價近期持續下跌,公司控股股東華業發展質押給國元證券的公司股票可能依約將被強制賣出,共計約 1.39 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9.82%。國元證券將通過競價交易方式減持華業發展所持股份。公告顯示,截至 10 月 15 日,已有 24 萬股被強制減持。 不斷的利空出現,民生銀行慌了,擔心華業資本還不起,就把華業資本告上法庭,要求償還借款本金合計 5.98 億元。 從華業資本最新的 6 月底股東名單來看,有券商、基金子公司出現在前十大流通股東中,也有多只主動偏股基金持倉在 100 萬股以上。 從股東數上看,截至 6 月底,華業資本擁有近 3.4 萬股東,人均持股達 4.2 萬股,相當于人均虧了近 22.6 萬元,虧損額相當的高。 在股價連續下跌,百億資金或許無法收回的情況下,券商人士稱華業資本不排除走破產流程。 來源:券業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