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機構RightScale公司發布的2018年的云狀態報告表明,96%的企業已經采用了云計算,81%的企業正在實施多云戰略。平均而言,每個企業采用4.8個不同的云平臺運行工作負載,其中一些是公共云,一些是私有云。 還有一些企業正在建立真正的混合云,這是公共云和私有云緊密集成的一種多云的變體,因此其工作負載可以輕松地從一個云平臺移動到另一個云平臺。但大多數企業只是獨立使用多個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軟件即服務,而沒有將它們緊密集成。 為什么多云變得如此流行?更重要的是,如果選擇這種方法,企業會獲得什么樣的好處呢? (1)優化工作負載 采用多云策略的最大好處是,它允許企業選擇最適合其每個工作負載的云服務。組織可能會選擇云平臺的組合,因為不同的云計算供應商具有不同的優勢和劣勢。例如: 某個云供應商的服務可能比其他供應商提供的服務價格更低。 特定服務可能具有類似服務所缺少的功能。 一些云計算供應商提供IaaS實例,并且它們的配置不同于其他實例。特別是可能采用更多的內存,這可能會使某些需要高性能的應用程序受益。 對于某些供應商來說,可以將已經支付費用的內部部署軟件許可證帶到公共云,而其他供應商則沒有該選項。 在某些情況下,企業可能正在為其自定義應用程序采用IaaS,其應用程序從軟件即服務(SaaS)產品中獲取數據。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可能希望公共云提供商與其SaaS供應商進行最佳集成。 或者特定應用程序可能采用混合體系結構,也就是說,其中一部分在企業的私有云中運行,而另一部分則在公共云中。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可能希望采用在自己的數據中心中運行軟件的同一個云計算供應商(通常是Microsoft、IBM或Oracle)的服務。 即使對于非常相似的工作負載,某個云計算供應商的服務也可能提供更多的優勢。例如,一些企業發現,雖然他們喜歡在某個云環境進行開發和測試,而喜歡在另一個云環境開展業務。或者一家供應商的服務可能更適合備份和災難恢復,甚至還有其他供應商的服務更適合用于歸檔目的。關鍵是,企業可以通過多云策略選擇最適合每個工作負載的服務。 (2)靈活性 這些工作負載優化決策不會是一次性的選擇。企業的業務需求一直在變化,而當前適合特定工作負載的服務可能不適合未來發展。 此外,云計算服務也在不斷變化。云計算供應商定期添加新功能和全新服務。他們可能需要提供一個地理位置更接近用戶的數據中心。云計算供應商的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一直在改變,通常是降低價格。 多云策略使組織可以靈活地在不同選項變得更有利時更改供應商和服務。 但是,為了真正實現多云的好處,企業需要遵循多云的一些最佳實踐。最值得注意的是,無服務器計算或即服務產品的功能可以提供非常有限的工作負載可遷移性。雖然它們可以加速開發,但通常會將其提交給特定供應商。因此,企業可能只在運行速度比靈活性更重要的應用程序中使用這些服務。 此外,尋求更多靈活性的企業可能希望投資容器化、編排和多云管理工具。這些工具可以使從一個供應商到另一個供應商的工作負載變得更加容易,有些甚至包含適合不同工作負載的機器學習或人工智能功能。 (3)成本 公共云的成本是企業面臨的一個巨大問題,特別是那些已經使用公共云一段時間的企業。事實上,在RightScale公司的調查報告中,中級和高級云用戶將管理成本視為他們采用公共云的最大挑戰。即使在初級用戶中,成本也是第三大挑戰。 而出現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云計算定價非常復雜。用戶需要從實例類型、數據中心位置、服務、定價選項和可用折扣中進行選擇。 多云策略允許企業通過采用具有最佳性價比的云計算服務來控制成本。然而,還可以通過遵循多云最佳實踐來實現靈活性,也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來確保優化云計算支出。這些可能包括啟用自動擴展,創建中央云計算團隊,提交退款報告,以及部署云計算成本管理工具。 (4)性能 如上所述,公共云性能將根據企業選擇的云計算服務和供應商的實例而有所不同。 許多不同的變量會影響云計算工作負載的性能。最明顯的是,基礎設施底層硬件的規格——CPU的速度、內存的數量、存儲介質等,這將影響工作負載的速度。 但是,許多企業沒有意識到云計算供應商的其他客戶應用也會影響其工作負載的性能。由于公共云資源是共享的,因此企業的應用程序最終可能會被另一家公司的資源密集型應用程序所使用。在這種情況下,“嘈雜鄰居”效應可能會降低其性能。 此外,用戶有時無法意識到網絡對性能的影響。如果企業通過全球互聯網采用公共云提供商的服務,則可能沒有足夠的速度或帶寬來支持某些應用程序。在某些情況下,專用私有連接可能是有意義的,或者企業甚至可能希望考慮將應用程序在自己的私有云中運行。 此外,地理位置也會影響性能。云計算數據中心離用戶越遠,延遲越大。對于某些用例(例如企業電子郵件)來說,這可能無關緊要,但對于其他用戶來說可能很重要,例如金融交易應用程序。 當然,有些企業也會犯下更多的性能錯誤。多云方法可以使企業更輕松地在每個用例的性能和成本之間找到最合適的平衡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