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古稱“西域”,兩千多年前就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古時的西域包含了許多國家,也留下不少古城,如今變成了旅游景點。 在新疆吐魯番市東南40公里的三堡鄉,有一座古城遺址,在歷史上赫赫有名,曾經輝煌了1400多年,這就是高昌故城。早在公元前1世紀的西漢時期,高昌故城就已經奠基。 當時這里屬于車師國,西漢在這里屯田,建起了高昌故城。這種狀況一直持續了400多年,直到東晉時期。 東晉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前涼張駿在高昌故城“置高昌郡,立田地縣”,繼之又先后為河西走廊的前秦、后涼、西涼、北涼所管轄。南北朝是戰亂不斷,也影響著高昌的命運。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沮渠安周攻破交河城,滅車師前國,吐魯番盆地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遂由交河城完全轉移到高昌城,這座古城也逐漸迎來了其輝煌時期。 唐代以前,這里稱為“高昌”,唐代以后成為“西州”。因為唐吏部尚書侯君集帶兵統一了高昌(高昌故城),在此置西州,下轄高昌、交河、柳中、蒲昌、天山5縣。 現在的高昌故城是古代西域保留規模最大的古城遺址,占地200萬平方米,其布局類似古代的長安城,被譽為長安城在西域的翻版,由外城、內城和宮城組成。 持續了1400多年的高昌城,終于在宋末元初由于戰爭而被毀,元朝時重建了火州城,但已經不是在高昌城原址了。如今高昌故城已經成了吐魯番最主要的旅游景點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