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皇武則天,我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她十四歲入宮,為唐太宗的才人,獲賜號“武媚”;唐高宗時被封為昭儀,后為皇后,與高宗并稱“二圣”。等到高宗駕崩,她以皇太后之名臨朝稱制,后來在公元690年,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成為即位年齡最大的皇帝(時年67歲)。 能成為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可見她智略很高,不僅如此,他還涉獵文史,頗有詩才。《全唐詩》中存有其詩四十多首,而其中她最有名的一首詩,連李白、孟郊、辛棄疾等詩詞大家都曾承襲其創意借用。 這首詩叫《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這首詩的創作背景,還得從唐太宗時期講起,雖然被賜“武媚”,但她并沒有得到李世民的寵愛;在李世民病重期間,她與太子李治,也就是后來的唐高宗開始建立起感情。唐太宗駕崩后,武則天依例與其他沒有子女的嬪妃們一起入長安的感業寺為尼,但她與新即位的高宗李治一直藕斷絲連。 在感業寺的日子,是她人生中最失意的時候,但俗話說“禍兮福之所伏”,這段日子也是充滿了命運轉機的,這首《如意娘》就是這個時候她創作的,是寫給高宗李治的,表達的是相思憂愁之情。后來在李治來感業寺進香祭奠李世民之時,倆人相遇,互訴離別后的思念之情。 這個時候,因無子而失寵的王皇后看在眼里,便主動向李治請求將武則天納入宮中,企圖以此打擊她的情敵蕭淑妃。李治早有此意,當即應允。于是武則天便再度入宮,第二年便被拜為二品昭儀。 回到這首詩,短短四句,寫盡了相思之情,傳達出多層次的復雜情緒。首句的“看朱成碧”用得很巧,可以有多重含意,既可以是“相思過度,恍惚迷離中竟將紅色看成綠色”之意,也可以喻指“美好春光的流逝,眼見花紅褪盡,枝頭只剩下綠葉”。 詩的第二句則直截了當地說出思念的后果——身體憔悴,精神恍惚,都是為了你。接下來的三、四句則筆鋒一轉,說如果你不相信我近來因思念你而流淚,那就開箱看看我石榴裙上的斑斑淚痕吧!這里用了“石榴裙”的典故,出自梁元帝的《烏棲曲》——芙蓉為帶石榴裙,本意是指紅色裙子,借指女性美妙的風情,所以有“拜倒在石榴裙下”一說。 “看朱成碧”后來成為唐、宋時人常用之語,比如李白有詩句“催弦拂柱與君飲,看朱成碧顏始紅”,還有他在《長相思·其二》詩中有“昔日橫波目,今成流淚泉。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之句,據說李白的夫人看了這首詩,對他說:“君不聞武后詩乎?’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李白聽了后“爽然若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