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際濕地公約常務委員會第54次會議審議通過,哈爾濱市正式被評定為首屆“國際濕地城市”。這是目前國際上在城市濕地生態保護方面規格高、分量重、含金量足的一項大獎。 哈爾濱濕地 作為全球首批18個“國際濕地城市”的一員,今天哈爾濱市將在阿聯酋正式接受授牌頒獎。在隨后舉行的首屆國際濕地城市推介會上,哈爾濱市還將就依托濕地資源發展國民經濟、依托城市發展保護濕地生態資源、利用濕地資源發展旅游產業等進行經驗報告。 這塊“金字招牌”分量極重 2017年初,國際《濕地公約》履約國大會首次提出在全球范圍啟動“國際濕地城市”認證。通過認證引起各國對濕地保護的重視,倡導城市對濕地生態系統的合理利用,保持社會經濟文化發展與濕地生態系統服務間的密切關系,實現濕地的合理永續利用。 “國際濕地城市”認證先由各國政府提名,經聯合國旗下國家政府間機構——國際濕地公約組織評估認證,最終向獲得“國際濕地城市”認證的城市授牌頒獎。“國際濕地城市”的申報與創建,代表了一個城市對濕地生態保護的最高成就,是一塊分量厚重的“金字招牌”。 過人稟賦+得力保護讓冰城脫穎而出 作為國際《濕地公約》履約國,我國于2017年7月正式啟動“國際濕地城市”遴選工作,國內共15個城市遞交申請,最終經國際濕地公約委員會嚴格考核論證,首次在全球范圍評選出18個“國際濕地城市”,哈爾濱與海口、銀川、常德、常熟、東營等其他5個國內城市一道獲此殊榮。 申報“國際濕地城市”的硬性門檻有多項,如要求行政區域內濕地率必須在10%以上,濕地保護率不低于50%。目前,全球濕地約占陸地總面積的6%,哈爾濱市擁有面積在8公頃以上的濕地近30萬公頃,占全市總面積的5.6%,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同時又是全國大城市中擁有濕地面積最大、且相對集中成片的城市之一。尤其哈爾濱市市轄9區內濕地占城區總面積的比例達13.53%,這項指標遠高于國際濕地城市認證要求的城區濕地面積占比10%的“門檻”。哈爾濱憑借優越的濕地資源稟賦和對濕地資源不懈保護和修護在評選中脫穎而出。 冰城新添一張耀眼“國際名片” 此次獲評“國際濕地城市”為哈爾濱新添了一張耀眼的“國際名片”。通過“國際濕地城市”的創建,能夠引起國際社會對哈市濕地建設的關注,在國際濕地城市認證體系的監督下,更好地推動城市濕地保護與社會經濟協同發展,并將進一步推動城市濕地保護與管理工作科學化、標準化與國際化。 作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中心城市和東北亞經濟樞紐,“國際濕地城市”的成功評定還將為哈爾濱城市品牌增光添彩,拉動旅游、商貿等相關產業升級,為城市未來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