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哩來,山對山來,巖對巖,蜜蜂采花順山來,蜜蜂只為采花死,梁山伯為祝英臺……”這是兒時上山采茶時節(jié)聽和唱的最多的一首山歌。 當(dāng)然,還有無數(shù)的故事《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記》、《林海雪原》……這么多的故事,都是我的母親給我講的,是母親對年幼做農(nóng)活沒興趣的我的最大“獎勵”。 母親出生于舊時的大地主家庭,經(jīng)歷的生活可以寫成一幀幀故事。對我來說,那時候的母親總領(lǐng)著我到山間峻嶺中去、到田間地頭去,除了聽故事,砍柴找菌、春播種秋豐收、春天里紅到發(fā)紫的楊梅和櫻桃、黃的黃泡白的白泡黑的黑泡;夏天里的又紅又大的氈帽泡和五月泡、其色鮮紅其狀像一把大紅傘的紅菌、黃油油的雞油菌,還有總是采苶,采茶,對,就是采茶,春有春茶、夏有夏茶、秋有谷花茶,采茶貫穿了我的童年、青少年時代,至今還有相處甚好的那些個好友總跟我說:“記得那時,到你們家去,幫你家采茶……” 春天采春茶是整個山頭最熱鬧的時節(jié),我家茶地的左邊是村里二嬸家茶地,右邊是三媽家茶地,后面是大嫂子家,洼子對面的山頭又是一樣的,都是村里的親親戚戚、七大姑八大姨,洼子底有一汪清澈見底的龍?zhí)叮◆~悠然自得的游,野鴨鳧水于其間,村里的壯勞力和婦女兒童全上陣,整個山頭沸騰了,有講家長里短的,有孩子們嬉戲的,有對山歌的,中午飯時間到了,有相近的拼伙吃飯的幾戶人家,黑呼呼的羅鍋飯,配上你家的臘肉、我家的洋芋、他家的腌豆腐。奏響了一曲山的樂章,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 長大以后,離開了母親、離開了土地、離開了村子到外面上學(xué),剛開始還有每年兩個假期能和母親去山上,拾菌、采茶、拿豬草。漸漸的,學(xué)業(yè)結(jié)束,考試、工作、結(jié)婚、生子,母親也老了,父親去世之后,母親和我長住,偶爾回村里去,當(dāng)年在山間采茶對歌的叔叔嬸嬸們也老了,有的已經(jīng)永眠山間;當(dāng)年一起嬉戲山間的伙伴們女兒們已出嫁,男兒們成長為了他們的父輩,只是,他們已經(jīng)不再到山上采茶了,原因無他,茶葉市場價(jià)格不穩(wěn)定,不如到外面打工掙錢,他們的后代也早就沒有了我們當(dāng)年的樂趣,現(xiàn)代娃的快樂或許都在電視節(jié)目上了。 只有山坡里的茶園在寂寞的、靜靜地長著,頗有“你來,或者不來。我就在這里,不悲不喜。你去,或者不去,我就在這里,不憂不懼”之風(fēng),每到春天,它們?nèi)匀辉诎l(fā)出嫩綠的新芽,等待著人們?nèi)ゲ蓴X。 至于茶樹的高度嘛,都從小茶樹長成了大茶樹,比人高,比小臂粗。因?yàn)樯倭肆坎桑麄€春、夏、秋、冬四季,除了嫩葉,還有好多好多的綠的蒂、白的花瓣、黃的蕊,甜蜜的花汁,其形狀晶瑩剔透,其味芳香、沁人心脾的花朵。 善思考的人兒將這些可愛的精靈和著茶的嫩葉制成了一款富有絕佳口感的茶中極品“茶花紅”,沖泡開來,茶水色如琥珀,味有花的香和茶的純凈。 古人所說仙人餐風(fēng)飲露說的就是“她”嗎?這是上天賦予人類的,對自然界植物休養(yǎng)生息的另類禮物,這是落入凡間的人類可能接觸到的最近距離的瓊漿玉液。 徜徉在如森林般的茶樹之間,放眼望去,滿山頭的綠,無窮無盡,尤如母親對我的愛,源源不絕。是母親用她勤勞的雙手,采了這一片一片的嫩葉,制成的茶葉化為給我的學(xué)費(fèi)書費(fèi),至今,我都還記得20多年前,品級最好的干茶葉可賣4元多一市斤。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的,就是這些綠葉、這片茶園,就是這青山綠水,支撐起了母親對我的愛,我的家,創(chuàng)造了我們家的財(cái)富,這也是我們?nèi)迦说呢?cái)富,大自然母親的青山綠水給予我輩的恩賜和財(cái)富。 文:楊愛玲 圖:段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