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7 日,青云QingCloud API 網關(以下簡稱:API 網關)正式發布。其基于開源框架 Apache APISIX,可提供 API 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包括創建、維護、發布、運行、下線等,幫助用戶快速構建以 API 為核心的系統架構,將自身出色的產品、服務及解決方案等業務能力,安全可靠地開放出來,實現業務能力變現。同時,API 網關還具備可視化運維監控、API 密鑰、訪問控制、版本管理等功能,給用戶的運維管理工作帶來極大便利,提升管理效率。 面向 API 提供者與調用者,帶來六大功能 隨著企業上云和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微服務架構之下的接口服務日益增多,類型愈加復雜,管理工作隨之大幅提升。而云上云下系統如何實現高效互通互聯,同樣增加了企業管理的難度。與此同時,如何將企業自身業務能力開放,構建生態,成為全新挑戰。 API 網關的發布,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作為分散在各業務系統微服務的 API 聚合點和統一接入點,API 網關為 API 提供者與調用者帶來了“API 全生命周期管理、可視化運維監控、版本管理、流量控制、IP 訪問控制、API 密鑰”六大功能。通過 API 網關,API 提供者可將成熟的業務能力,作為后端服務,以線下或發布到 API 市場的方式,提供給 API 調用者使用。API 調用者則可輕松獲取與調用 API 提供者開放的 API,減少應用或服務開發時間與成本。 其中,API 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 API 的創建、維護、發布、運行、下線、刪除,在該功能支持下,用戶可快速高效地開放業務能力,實現變現。實時、可視化的運維監控功能,能夠讓用戶通過監控面板清晰地了解到 API 請求次數、調用延遲、錯誤信息等,快速識別可能影響業務的潛在風險。同時,API 網關支持查看API發布歷史,如發布版本、時間、環境等,并支持回滾到任意歷史版本,以滿足用戶業務灰度發布、版本升級、回滾等需求。 在指定的時間范圍內,用戶還可設置 API 的請求頻率、調用者的請求頻率、應用的請求頻率以及源 IP 的請求頻率,限制請求總個數、并發請求或并發連接、請求速度、攔截請求等。而作為API安防組件,IP 訪問控制策略支持用戶通過設置 IP 地址或賬戶的黑白名單限制訪問,API 密鑰則能夠用于驗證用戶身份,保障服務訪問安全。 創新業務與運維模式,覆蓋三大場景 依托于六大能力,API 網關適用于“企業內部系統解耦、實現多端統一管理、激活 API 市場經濟”三大場景,為企業的系統管理、業務變現與運維管理模式注入全新動力,激活用戶業務變現能力,降低系統互通互聯、運維管理成本,進一步加速業務創新。 對于大中型企業而言,內部往往有幾十甚至上百個系統,系統之間相互依賴,逐漸形成網狀調用關系,企業管理和維護壓力巨大,這就需要 API 網關能夠進行統一的認證、鑒權、流量管控、超時熔斷、監控告警管理,從而提高系統的穩定性,降低重復建設、運維管理等成本。通過 API 網關,企業可對系統間接口進行規范統一,用標準化的接口實現系統集成。基于 API 網關的聚合能力,企業還能夠快速完成資源整合和管理,消除快速發展造成的冗余和浪費,專注于業務創新,并復用已有能力,避免重復開發造成資源浪費。 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的普及,促使 API 需要支持更多的終端設備,以擴充業務規模,但同時也帶來系統復雜性的提升,管理成本提升。通過 API 網關,幫助用戶輕松使 API 適配 APP、web 等不同類型的終端,只需在API網關調整 API 定義,即可統一管理,無需做額外工作。整個過程,用戶只需維護一個服務體系,即可面向多端輸出,也可避免多個場景部署多套 API,大幅降低運維管理成本。 此外,在用戶多樣化需求層出不窮的今天,企業原有的銷售模式也隨之改變,逐漸替換為能力變現。通過 API 網關,可將企業服務能力包裝成標準 API 服務,上架 API 市場進行售賣,自身業務能力變現的同時,還可降低調用者的研發投入,使其更加專注于自身核心業務,提升創新效率。而通過核心能力的開放協作,API 提供者、調用者合作關系可獲得進一步深化,實現協同發展,真正激活 API 市場經濟。 現 API 網關已正式上線青云公有云平臺,并提供了 100 張免費體驗券,所有用戶均可領取,先人一步體驗新品。青云云市場也將新增 API 接入方式,以 API 的形式將企業業務能力提供給更廣大的開發者使用,產生全新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