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兩江新區正在加快建設工業互聯網高地。4月29日,“2021騰訊云企業數字化大會”在重慶兩江新區舉行。活動當天,騰訊云西南地區首個工業互聯網平臺正式上線,該平臺依托于重慶兩江新區、騰訊云、北明數科共建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基地而打造。 平臺上線后,預計到2024年底,打造1000家上云上平臺示范企業,累計引入30家以上生態伙伴企業開展提供本地化服務,并在兩江新區落戶超過5家生態伙伴企業,研發不少于100個工業創新應用,推動重慶以及兩江新區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現場,超過10家當地企業簽約上云,同時啟動了工業場景App創新應用大賽,滿足企業多元化應用需求,攜手合作伙伴構建行業應用生態。 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表示:“騰訊將繼續扎根重慶、扎根實體產業,為‘智慧名城’的建設貢獻力量,用‘云上產業集群’,助力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 依托兩江新區,助力重慶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兩江新區是內陸首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具有豐富的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2020年9月騰訊云重慶工業互聯網基地在此落戶,與北明數科等生態伙伴共同攜手,推動兩江新區及重慶電子、汽車、裝備、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產業智能化升級,助力新區打造內陸開放門戶,為重慶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注入新活力。 重慶是騰訊西南地區總部所在地,也是重要戰略基地。2017年,騰訊為重慶智慧城市、智慧政務、智慧醫療等領域提供技術支持,并且于2018年在重慶設立西南總部,多領域助力中西部產業發展。并且在這里建設了西部云計算數據中心,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已經2年,為長安汽車、吉利汽車、永輝、萬達等一百多家知名企業提供數字化升級服務。 疫情期間,數據中心也成為助力重慶抗疫一線的堅實后盾。在防控攻堅階段,三天時間內擴容1700多臺服務器,順利保障各類防控服務的上線,在疫情防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騰訊還推動“渝康碼”和“乘車碼”互聯互通,助力重慶成為首推“健康乘車碼”省級直轄市。 作為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重慶擁有31個制造業大類行業門類,工業實力雄厚、門類繁多,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異常豐富。截至2020年,重慶集聚大數據智能化企業7000余家,實施智能化改造項目2780個,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5左右,數字經濟賦能實體經濟成效明顯。 此次騰訊云重慶工業互聯網基地的揭牌和平臺的上線,不僅有助于重慶工業企業打造數字化新型基礎設施,同時也是重慶加快建設“智造重鎮”“智慧名城”的重要實踐,將全方位帶動西南地區整體數字化轉型浪潮。 布局四大產業集群,加速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隨著數字化技術助力實體經濟的加深,工業互聯網場景價值呈現出由單點場景價值向產業協同價值的趨勢發展,產業集群的優勢效應日益凸顯。 騰訊作為行業數字化轉型助手,基于騰訊WeMake工業互聯網平臺積極深入產業集群,助力區域實體經濟發展。 大會上,中科院戰略研究院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吳靜教授認為,“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提出來要“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企業數字化轉型是發展數字經濟的關鍵。在轉型過程中,需借助產業互聯網之力,推動企業“上云、用數、賦智”,解決企業“不愿轉、不敢轉、不會轉“的問題。 截至目前,騰訊WeMake工業互聯網平臺在超過10個地區和城市落地工業云基地,覆蓋西南重慶、長三角張家港、粵港澳佛山、西北西安、四大區域產業集群,形成了以點帶線,以線帶面的生態能力。 騰訊云應用的場景也在不斷地為企業發展提質增效。通過與長安汽車合作,騰訊的智云平臺能夠實現PB級車輛數據采集、存儲和處理,并具備實時動態擴容能力。目前平臺掌握的24萬輛網聯車的駕駛數據,3000多家經銷商的銷售數據可以幫助車企更好地理解用戶使用習慣、提升車輛性能。 工業互聯網是制造強國的重要建設內容,也是重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兩江新區作為重慶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構建了良好的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也擁有全國唯一的“四節點一通道兩中心”。未來,騰訊云將攜手合作伙伴助力兩江新區大力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進一步運用數字化手段和定制化解決方案,為區域產業集群的實體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推動社會經濟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