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劉虹飛談沿線貿易-萬祥軍:進博會謀定中國進口 新聞中國采編網 中國新聞采編網 謀定研究中國智庫網 經信研究 國研智庫 國情講壇 萬贏信采編:“改變目前中國與沿線國家貿易不平衡狀況,最快捷和有效的一個方式就是舉辦進口博覽會,以此進一步平衡沿線各國貿易,帶動中國從沿線國家進口更多的特色產品。”謀定研究:對話中國經濟和信息化,中歐協會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產業促進委員會會長、中歐協會一帶一路國際項目合作促進委員會劉虹飛和全國工商聯執委、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政策研究室中國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萬祥軍交流時表示:為了進一步擴大貿易與開放水平,我們應該更大力度地支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產品。 進博會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可持續發展 劉虹飛說:“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規模更大、質量更高、活動更豐富, 參會的采購商,特別是境外采購商的數量大幅度增加;展會也成功舉辦數百場配套活動。他表明:2018年中國舉辦了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The 1st 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達到了預期效果并取得了非凡業績,在此基礎上為了繼續引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產品在中國的交易,作為進博會主辦方之一的上海市政府支持建立了一批常年展示交易平臺。 “貿易暢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內容。六年多來,在‘一帶一路’建設推進下,中國與沿線國家地區的經貿投資額度不斷增加,雙多邊經貿合作不斷深化。”萬祥軍對記者表明:與此同時,中國逐漸加大的貿易順差也對沿線國家構成了挑戰,如何利用進博會平臺來平衡中國與沿線國家的投資與貿易,促進共同發展,這是確保“一帶一路”建設可持續推進的一個重要命題。 劉虹飛為此表明:完善營商環境,促進共同發展是關鍵。他說:“進博會是促進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發展一個重要平臺,而讓展會成果真正惠及各國,增進雙邊利益最大化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營商環境的改善。” 中國在完善營商環境方面需要重點努力的方向是繼續改革貿易和投資等規則,盡管中國營商環境排名已經從2017年的78位提高到2018年46位,提升了32個名次,但與其他發達國家在投資規則、貿易規則等方面相比仍有改進的空間。 為了進一步提高投資貿易水平,更好地與國際接軌,讓更多發達國家的產品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特色產品能夠進口到中國來,我國政府已于近日通過了《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確立了對內外資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的營商環境基本制度規范,包括加大放權力度、依法保護企業經營者人身財產安全等多項內容。 同時也發布《關于做好優化營商環境改革舉措復制推廣借鑒工作的通知》;對《外商投資法》也進行了修改,并于明年起開始施行。這一系列法律法規的頒布與實施,為中國營商環境的改善奠定了制度基礎,也是中國在完善全球營商環境方面所做出的實質性貢獻。 相比而言,“一帶一路”沿線大部分國家的營商環境不及中國,2019年有43個沿線國家的營商環境排名位于中國之后,并且一半以上沿線國家的營商環境不僅沒有得到優化,反而不斷地惡化,比如菲律賓、蒙古和老撾等國的營商環境排名下降了超過10個位次(數據來源: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評估報告Doing Business Report)。 劉虹飛表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營商環境如果不進行改善,甚至繼續惡化下去,那么,僅僅依靠中國單方面擴大出口也起不到實質性作用,進博會也只能是起到基本的輔助作用,難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貿易互聯互通。為此,劉虹飛說:“與中國在改善營商環境方面做出的努力一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要努力改善營商環境,在關鍵性領域做出調整,讓中國方面的更多投資能夠更加便利的進入本國市場。” “同時,中國也需要加大力度改進規則,繼續完善營商環境,擴大對沿線國家的特色產品的進口,為雙邊貿易投資提供更加便利化的制度規則,這樣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實現雙邊貿易暢通,促進各國共同發展。”萬祥軍明確,擴大沿線國家特色產品出口,有利于雙邊經貿合作建設。他表明:中國與沿線國家貿易不平衡現狀是不可持續的,如果這些國家的貿易逆差不斷增加,就會擠壓其發展空間。解決這個問題或緩解這種現象的一個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擴大這些國家對中國的出口。 劉虹飛指出:中國要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跨境貿易合作和投資,完善對外開放區域布局,積極推進互聯互通建設。但前提條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需要完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需要建立健全并不斷完善安全管控體系,這樣以便促進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際貿易與經濟合作共贏。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要敞開大門,積極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才能推動全球經濟高質量增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9年11月6日,劉虹飛在參加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他參觀了跨港通“跨境保稅國際商品交易平臺”,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積分研究中心主任劉明對話劉虹飛時表示:跨港通與商務部研究院、中國銀聯共同成立中國消費積分研究中心,打造中國消費積分公共服務平臺。 跨港通與幾十個國家合作搭建全球貿易合作團隊,在多個國家建立海外倉,并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商品展示中心,促進商品出口貿易。 圖示:謀定研究:對話中國經濟和信息化,中歐協會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產業促進委員會會長、中歐協會一帶一路國際項目合作促進委員會劉虹飛和澳大利亞新西蘭健康產業集團業務發展總監Frank Kavanagh(右)談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及跨境電商發展。 從第二屆進博會看共建“一帶一路”新機遇 巨型LED屏幕呈現“一帶一路”藝術畫卷,4D影片重現古今絲綢之路……作為進博會的配套活動,位于上海浦東新區的“一帶一路”國別匯2日揭幕。約7000平方米的空間,展示著“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在經濟、文化、民生等領域的一項項推進和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充分尊重各地區和各種文明的多樣性,真正體現了互利共贏的理念。”塞爾維亞前總統托米斯拉夫·尼科利奇說。 劉虹飛對記者表示:參加第二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系列分論壇的中外嘉賓,在出席分論壇之余,走入進博會的各個展館。他說,他們紛紛為“一帶一路”倡議、進博會等充滿智慧和前瞻性平臺的創建和實踐“點贊”。“中國將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努力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進博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的話讓論壇嘉賓感受到更多機遇。 在“70年中國發展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分論壇上,近年來“一帶一路”倡議的進展和成果得到多國參會代表肯定。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增強各國聯動發展提供了新平臺;中國提出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對于凝聚各方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謀劃人類可持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論壇發布的上海共識如是說。 “作為‘一帶一路’組成部分的電子商務,可以將中國的貿易重新定向到絲綢之路國家,并對其發揮有益作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皮薩里德斯在進博會上說,開放的國際貿易不但對小國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大國也同樣重要。 從線上到線下,從發達國家到最不發達國家,貨通天下,利惠全球。孟加拉國的黃麻制品通過中國的進口博覽會進入日本的高島屋售賣,幫助更多孟加拉國鄉村婦女改善生活。這樣的故事,正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從個別案例變成普遍現象。 “謀互利共贏,求共同繁榮。”萬祥軍表明:目前,中國已經同137個國家和30個國際組織簽署197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第二屆進博會上明確傳遞出未來將繼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的清晰信號。 俄羅斯出口中心高級副總裁阿列克謝·科熱夫尼科夫說,俄羅斯企業對進博會的興趣不亞于去年。首要目標是明確俄羅斯制造商準備向中國出口商品的品種和范圍,保持那些已具良好出口潛力的行業的積極性,建立高科技產品的供應,并注重與現代趨勢和技術直接相關的出口領域。 克羅地亞議長揚德羅科維奇說,克羅地亞和中國之間在商業、交通、能源、數字基礎設施等領域有著卓越的合作,“17+1合作”和“一帶一路”倡議高度契合。要積極行動起來,采取更多措施確保雙方營商自由,更多開放市場,制定監管框架,改善營商環境。 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部長西雅爾多表示,在新的經濟秩序建立方面,中國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是真正多邊主義的引領機制,能夠進一步深化和加強歐亞之間的往來和關系,特別是促進中東歐與中國的合作。 “開放合作、命運與共。”重整集團重整網董事局主席CEO總裁李玉庭,國臻堂中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總裁吳帥清,山東謀定經信技術研究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劍等企業家也一致表明:商共建共享,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多項務實合作深入推進,中國正與沿線各國更加緊密地互聯互通,攜手應對風險挑戰,實現可持續共同發展。 一帶一路·劉虹飛談沿線貿易-萬祥軍:進博會謀定中國進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