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就在中國公布的紅色通緝令中位列首位的楊秀珠的情況,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發言人路易斯·馬丁內斯向記者回應稱,該案正在由美國司法部移民檢查行政辦公室審查,楊秀珠可能會被遣返中國。
公開報道顯示,楊秀珠曾任溫州市長助理、副市長,主管城市建設,2003年4月在任浙江省建設廳副廳長時出逃境外。根據溫州市紀委的通報,楊秀珠腐敗案涉案金額據初步核查高達2.5億元人民幣。美國媒體5月28日報道,楊秀珠已在美國被拘 馬丁內斯表示,楊秀珠因違反美國免簽證計劃條款,可能會被遣返中國,該計劃允許某些國家公民因旅游或商務且停留不超過90天可免簽入境美國。 據了解,審核楊秀珠案的美國司法部移民檢查行政辦公室,主要管理全美的移民法庭、移民行政聽證以及有關上訴事宜。 輾轉多國曾在荷蘭被捕 在過去十多年間楊秀珠先后逃往新加坡、美國和荷蘭等國,據公開報道, 2003年4月,楊秀珠先是逃往新加坡,而后又逃到美國,她曾用贓款在紐約購買多處房產。 因欠下紐約市等地多項與房地產有關的稅費,紐約法院傳喚楊秀珠,如逾期不出庭,房產將被出售抵消所欠稅款,并且本人還可能被遣返,楊秀珠于是出走荷蘭。 2005年,楊秀珠在荷蘭被捕,由于中荷沒有簽署雙邊引渡條約等原因,無法將其引渡回國,2014年5月,在即將被遣返中國前夕,她逃離荷蘭,并最終因為使用假護照在美國被捕。 楊秀珠 YANG,XIUZHU 身份信息 出生日期:1946年9月15日 原工作單位及職務:浙江省建設廳副廳長 涉嫌罪名:貪污 出逃日期:2003.4 遣返楊秀珠 有哪些“障礙”? 與美國未簽訂引渡條約,外逃人員盡量利用司法程序拒遣返 去年11月,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司長徐宏曾坦言,中國逃到美國、加拿大的腐敗分子數量較多,但目前遣返回來的還不多。 北大廉政建設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向新京報記者介紹,追逃有四大路徑:引渡、遣返、異地追訴、勸返。其中引渡是主要手段。但美國等中國外逃犯罪嫌疑人的主要去向國,并沒有跟中國簽訂引渡條約。外交部國際法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副院長馬呈元表示,雖然《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為引渡提供可能性,但美國不認為這可以作為法律依據。 就楊秀珠此次在美國被拘,馬呈元解釋說,楊秀珠使用偽造證件進入美國,欺騙移民局這是很重的罪行,美國可以行使管轄權審判楊秀珠,或者將其移交給其他國家,一般是來源地。 在楊秀珠案例中,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表示有遣返可能,但時間不確定。馬呈元認為,美國司法程序很復雜,法院會考慮楊秀珠被遣返后,是否會被判死刑等,排除多種情況后,才能做決定,這要等待很長時間,一年時間可能都無法實現遣返,楊秀珠也會盡量利用司法程序要求不被遣返。 不過馬呈元指出,楊秀珠同意被遣返的可能性較小,會提出各種不能被遣返回中國的理由?;蚴菭幦≡诿绹黄鹪V和被審判,“偽造證件進入美國是罪,會被判刑很多年,如果她在美國服刑,追逃意義會打折扣。” 近2億贓款 能追回多少? 利益分成增強追贓難度;需準備大量法律文件證明贓款流向 據溫州市紀委通報,初步查清涉及楊秀珠案件金額達2.532億元,已追繳4240多萬元,凍結房產、資金7000多萬元,但楊秀珠被曝已在美國利用贓款購買多處房產。楊秀珠卷走近2億元贓款,能不能追回? 北京市檢察院反貪局大要案指揮中心副主任韓軍表示,嫌疑人潛逃后會極力隱藏真實身份,有的隱姓埋名,有的改名換姓;這使境外追贓的難度很大,我國法律規定在嫌疑人未到案的情況下案件不能進入審判程序,而很多國家對贓款的追繳要求有法院判決,所以我國的辦案機關甚至還得聘請當地律師,通過打民事官司,才能把財產追回來。 李成言表示,跨國追贓中被沒收資產的處置,利益分成是國際通行做法。近兩年來,我國已經開始采用利益分享模式,加強境外追贓合作。 不過貪官逃亡國家如何配合追討贓款也是難題。馬呈元表示,按照國際慣例,追討贓款要遵循利益分成規則,因為幫助追討贓款的國家也要花費人力物力,但有些國家索要追討比例較高,例如,美國一般最少是40%,如果追討過程困難花費較多,甚至可能到70%至80%。追討贓款也因此增強了不少難度。 據介紹,原中國銀行廣東開平支行行長余振東伙同他人貪污挪用巨額公款達近5億美元,2001年逃往美國,雖然美方配合遣返和追贓,并將沒收的355萬美元贓款返還中方,但這只是余振東非法所得中的杯水車薪。 對于中方可以追討回楊秀珠多少非法所得,馬呈元認為,這需要中美協商分成比例,而且中方還要準備大量法律文件證明贓款確實流向美國。 中美合作追逃 屢放積極信號 2014年12月,在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第八次會議上,中美互向對方提交了最新逃往該國的本國犯罪嫌疑人名單及相關案件材料。其中,中方向美方提交的最新逃犯名單有100多人。美方還提出,就合作追逃建立固定的渠道和聯系人,以便于更及時地溝通交流、對個案進行更密切地合作。 今年4月左右,美國國土安全部發表聲明,同意精簡遣返中國公民的流程,并確保安排定期包機計劃,促進遣返工作。同月,中美執法部門通過會晤,同意“任何一方都不會為在逃人員提供庇護”。 美國駐華大使博卡斯等美方人士也曾表示,中美都不想成為腐敗或其他犯罪的避風港。 有專家表示,在如上大背景下,楊秀珠因非法入境等情形在美國被拘,被遣返回國可能性很大。 紅色通緝令上的落網者 戴學民 原中國經濟開發信托投資公司上海營業部總經理,涉嫌貪污1100萬元,于2001年8月潛逃出境。 戴學民改換身份持外國護照潛回國內,于今年4月25日被緝拿歸案。 李華波 曾任江西省鄱陽縣財政局經濟建設股股長,伙同他人侵吞公款達9400萬元。今年5月9日下午,從新加坡被遣返回國。 個案件是有關出入境管理方面的遣返,不是引渡。有關遣返時間尚未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