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人類的悲歡不盡相同,都渴望著能被溫柔以待,AI的發展讓人不得不感慨,它不僅僅是技術的進步,更是對人類情感的深刻洞察與尊重。2024河北國際工業設計周活動上,深圳人兒創始人兼CEO康敏亮在雄安設計創想匯帶來了《具身智能的情感計算與人性化AI設計》演講。 具身智能的情感計算與人性化AI設計這個主題是講述機器人情感方面的故事,核心點是科技與創新設計之間耦合的關系。兵法上講“上兵伐謀,攻心為上,攻城為下”,鬼谷子也說過“得其情,乃制其術”,這講的就是最初始的情感化設計,也就是攻心計。攻心計就是要抓住對方的面部特征、肢體動作來推判行為以及心理建設,從而做出相應的策略。情感計算需要通過大數據、大模型、高算力,情感計算通過生理信號和面部分特征,以及語音跟語調方面的多模態信息,使情感設計讓整個產品設備擁有感知,識別,決策,最后執行。 碰撞和耦合更多從幾個方向出發。第一,商業上面的一些運用。在人機方面有較大突破,傳統意義是人與機器的交互,機器的參與度是少于人的,而現在講的人機交互更多的是希望機器參與度和人是對等關系,甚至說高于人,實現機器更懂人。第二個是消費行為,消費的意識形態、消費者終端反饋以及消費問題能及時反饋到研發團隊,比如現在很多企業在做AI問診,AI問診能及時通過AI或者說通過清單計算得出面部特征狀態,進而給出相應方案。情感計算需要從最底層邏輯去理解它,采集數據,數據篩查,用數據建立情感模型,之后做最終的決斷和執行。在這個過程中會涉及很多問題,例如情感體驗,涉及隱私方面的問題;倫理道德方面,涉及情感誘惑,即情感計算的PUA,本來不想買的東西,經過情感計算或者AI處理之后,推送給我,或者PUA之后我買。情感計算和人性化AI設計是情緒化價值的提供者。正常情況下,人們希望機器能幫我們處理不想做的事情,情感計算的出現,更需要提供情緒方面的價值。康敏亮說,當機器人擁有情感價值的時候,機器人將是另外一個維度的產品了。 回到設計,通過情感計算的賦能,AI可以讓整個產品做的更人性化,如果情感計算在每個領域都有比較好的應用,康敏亮認為是在“機器人領域”。深圳人兒所做的具象智能,情感計算與人性化AI設計在機器人方面的應用,例如,具身智能機器人、清潔機器人,特重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和配送機器人。深圳人兒認為機器人有人設形態,機器人是情感化計算較好的載體,它具備幾種相應的特征:首先是感知與識別,感知就是通過視覺、相機、圖象處理技術以及深度神經網絡的大算法實現整個空間維度的計算;識別更多的是語音方面,對話、自然語言的處理等;其次是運動控制,這是機器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當機器人要走路,它就需要有運動、有控制,需要將機器人所處空間快速建圖,之后機器人可以尋找最優的路徑行進規劃;最后是自主學習,機器人擁有自己的意識,有思考能力之后就有學習能力,有學習能力就會有思考,這個階段是基于大數據、大模型、大算力做相應的支撐。具身智能也在應用場景方面有相應的運用,比如適老化、康復養老、陪伴、以及制造方面的應用,未來有可能成為“特種戰士”,解決繁重且重復的工作,生物、實驗、危險的地區或者需要機器人處理的問題也可以交給它。相信未來的機器人市場將會有更加廣闊的應用和前景,讓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