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蓬勃發展,大模型與深度學習等領域的知識已成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成都錦城學院與百度公司共建的“人工智能與大模型產業學院”在課程建設方面出成果,雙方共同推出了《人工智能與大模型應用》通識課程,旨在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創新能力及未來就業競爭力。該課程從建設備課,再到正式開課,歷經數月精心籌備,終于在近日迎來了第一講。 深度洽談 開啟合作新篇章 經過長達一個多月的深入溝通與洽談,錦城學院與百度在教育理念、課程設置及教學資源等方面達成了高度共識。5月底,雙方正式完成了《人工智能與大模型應用》通識課程的交付,標志著這場教育領域的深度合作正式拉開帷幕。此次合作不僅是錦城學院教育改革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百度在教育生態布局上的又一力作。 緊急籌備 組建精英教學團隊 為確保課程的高質量實施,錦城學院迅速行動,組建了由姚紅老師擔任課程組組長的11名優秀教師團隊。團隊成員不僅具備深厚的人工智能理論基礎,還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在籌備階段,姚紅、黃雙慶、何山等多位老師參加了人工智能與大模型賦能教學師資培訓班和四川省高級研修班,為課程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精細備課 構建完善課程體系
備課組制定了周密的工作計劃,分階段推進課程準備工作。從5月中旬到6月中旬,完成了課程大綱的確定和課程平臺的初步搭建。6月下旬,全體任課教師在課程平臺上深入熟悉課程內容,并根據個人專長進行了備課任務的合理分配。進入7月,老師們全身心投入到各自負責的教學板塊建設中,包括教案編寫、題庫構建、PPT制作、視頻錄制以及翻轉課堂任務單和課前測試題的設計等。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一套內容豐富、結構合理的課程體系逐漸成型。 集中磨課 提升教學質量 8月底至9月中旬,備課組進入了集中磨課階段。全體教師共同參與,對課程內容進行了兩輪細致的打磨和修正。通過集體討論和試講,教師們不斷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確保課程內容既具有前沿性又易于學生接受。這一階段的工作不僅提升了課程的教學質量,也加強了教師之間的協作與交流。 正式開課 引領教育新潮流 9月14日下午,錦城學院2024級軟件工程1班的同學們迎來了《人工智能與大模型應用》通識課程的第一講。百度飛槳教育生態西南區域總監黃凱,錦城學院黨委常委、副校長白俊峰,教務處處長劉福剛,計算機與軟件學院院長張志敏等來到錦城課堂參加開班儀式。 白副校長在開課之前作講話,他表示學校對《人工智能與大模型應用》這門課程的開設給予了高度重視,這不僅是錦城學院與百度企業深度合作的嶄新起點,更是學校在教育改革征途上邁出的重要一步。他強調,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市場上不斷涌現出眾多新興就業崗位,這對學生的專業素養與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他希望同學們能夠珍惜這次學習機會,深耕人工智能領域,為將來肩負起的科技創新和社會進步使命打下堅實的基礎。 百度飛槳教育生態西南區域總監黃凱也在活動中發表了感言。他高度評價了錦城學院在教育領域的前瞻視野和對學生發展的深切關懷,稱贊錦城學院是一所真正以學生為中心的負責任學校。黃總監提到,目前全國多所知名高校如南京大學、廈門大學等已全面開設了人工智能通識課程,顯示出該領域教育的蓬勃發展趨勢。在四川省內,錦城學院率先邁出堅實步伐,正式開設了這門課程,成為了引領潮流的先鋒。他鼓勵錦城學子要緊跟時代步伐,勇于探索未知領域,讓自己在技術前沿乘風破浪。 隨著儀式的圓滿結束,全體嘉賓與2024級軟件工程1班的同學們一同開啟了姚紅老師為大家帶來的《人工智能與大模型應用》第一講。姚老師的授課內容豐富、生動有趣,引發了同學們的強烈共鳴和熱烈討論。 本次課程的順利開課,離不開學校的大力支持。錦城學院將繼續在人工智能教育領域率先邁出堅實步伐,為學生們的未來發展創造更多可能。(成都錦城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