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非遺 品味齊魯”第二屆“齊魯糧油”花樣面點大賽報名火熱,在一眾參賽作品中,膠東花餑餑以其精美別致、變化多端的造型脫穎而出,不僅養眼吸睛,更承載了齊魯糧油最淳樸的文化與美學內涵。 逢年過節蒸制花餑餑的習俗已在膠東半島傳承了幾百年,如今,這款曾經只存在于節日里的面點“貢品”,已然成了山東人民的餐桌“常客”。第二屆“齊魯糧油”花樣面點大賽的舉辦,更是將這款農家面點從鍋灶蒸爐推向了省級大舞臺。 曾經制作花餑餑,老百姓挑選最好的麥子磨成頭等面粉,輔以最上乘的配料,用于祭祀典禮上以祈求風調雨順,吉祥平安。現如今,非遺傳承人精選優質地道的齊魯糧油原料,用數十年的巧手技藝制作出活靈活現、麥香撲鼻的花餑餑,將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的精美面食請下“神壇”,送到家家戶戶的餐桌。 膠東花餑餑習俗非遺傳承人林榮濤師傅作為第二屆“齊魯糧油”花樣面點大賽代言人之一,對花餑餑有著深厚的情感。“看到花餑餑,回憶里都是濃濃的鄉情。”在林榮濤師傅心里,花餑餑早已不是一款面點,而是抹不掉的家鄉記憶。林榮濤師傅自幼就在母親的影響下與花餑餑結緣,每逢過年聽著母親講故事,跟隨母親學做花餑餑是他最大的樂趣。40余年里,林師傅不僅精進了花餑餑的制作技藝,更是以齊魯糧油的優質原材料為基礎,以果蔬汁為著色顏料,在保證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對花餑餑進行改良,使其色澤更加鮮亮、形態更加飽滿、營養更加豐富。 如今林師傅也將技藝傳承給了自己的兒子,使花餑餑這一非遺文化遺產得以保持活力,歷久彌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