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復興鎮七里壩村的鄉間小道上,會聽到許多關于“小楊同學”的故事。他是遵義聯通湄潭縣分公司選派的駐村干部楊鵬鵬,一個戴著眼鏡、總是帶著微笑的青年,村民們說起他,就像是談論自家的孩子一樣親切。 記得有一天,村里的張大媽不慎摔傷了腿,是“小楊同學”二話不說,背起她就往診所跑,那一刻,他不僅是駐村干部,更是村民們心中的守護者。李大叔至今還記得,當他家的茶園遭遇病蟲害時,是“小楊同學”帶領專家團隊前來指導,幫助他們渡過了難關。一段段充滿溫情的故事,都是他與村民心連心的見證,是村民們對“小楊同學”深深的信任和依賴。在這里,楊鵬鵬是他們鄉村振興路上的同行者,成為了這片土地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2023年12月,楊鵬鵬來到遵義市湄潭縣復興鎮七里壩村,擔任駐村干部。他的工作日志上密密麻麻地記載著村里的每一件大小事,無論是村民的家長里短,還是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他都銘記在心。在第一書記的指導下,楊鵬鵬全力以赴,與村兩委班子并肩作戰,逐一攻克難題,使得七里壩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上任之初,楊鵬鵬便深入村民家中,走訪貧困家庭,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需求。經過數月的努力,他對村里的種植養殖情況、村民的外出務工生活以及當地的民風民俗都有了深入的了解。 ![]() 湄潭縣復興鎮七里壩村,這個位于湄潭縣城北部的小村莊,總面積18.7平方千米,居住著1123戶、4357人。楊鵬鵬結合當地資源優勢,引進了適宜的農業產業項目,并組織村民參加技術培訓,提升了農業生產的效益。在第一書記的帶領下,他協助推動了貴州老年大學幫扶的130畝土豆種植項目,解決了68名村民的就業問題,并通過土地流轉幫助62戶群眾增收6.5萬元。他還協助村兩委協調了300萬的河道治理項目,為群眾提供了務工機會,并在園改耕項目中種植了50余畝玉米,組織了40余名工作人員進行采收。 ![]() 面對七里壩村因石灰巖地形起伏較大,有許多山丘對無線信號產生遮擋,導致信號無法直線傳播,造成信號覆蓋難。楊鵬鵬積極向上級匯報,并與村兩委溝通協調,最終通過共建基站的方式解決了信號覆蓋問題,贏得了村民們的廣泛贊譽。 在鄉村治理中,楊鵬鵬推動數字化和智能化的融入,為公司發展業務的同時,也為鄉村振興插上了“智慧的翅膀”。他努力搭建的數字鄉村平臺“平安黔哨”,惠及了50余戶脫貧戶和監測戶,該項目正在有序推進。 駐村期間,楊鵬鵬還用親切的方言向村民們普及反詐知識,提高了大家的防騙意識。在這片深耕紅色熱土的征程中,“小楊同學”楊鵬鵬不僅是鄉村振興的實踐者,也是廣大新時代青年的縮影,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