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貫徹落實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提高社區垃圾分類水平,自10月份起,廣州市白云區江高鎮在轄內各社區開展“小手拉大手”桶邊督導志愿服務,發動居民群眾參與“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垃圾分類居民自治試點活動。為了讓居民群眾在參與實踐活動中有獲得感、榮譽感,自發成為垃圾分類的宣傳員、代言人和踐行者。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以“環保小衛士”的征集、評選拉開序幕,以賽促行動的形式,充分發揮社區青少年的力量,帶動家庭共同參與到桶邊督導實踐活動中來。 “叔叔,請問您知道垃圾分類怎么分嗎?” “那分類垃圾桶的顏色、標識分別代表著什么垃圾?” 青少年志愿者每天穿著志愿服或佩戴臂章,于晚間投放時段(18:00-21:00)到社區垃圾分類投放點進行桶邊督導工作。桶邊督導實踐過程中,志愿者不僅要檢查投放點環境、照明、洗手液等便民設施,填寫投放點巡查臺賬;還要為居民解說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分類后如何進行處理等常識,引導居民正確投放垃圾,并號召居民群眾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的工作中來。 自活動開展以來,轄內許多青少年及家庭積極報名參加,并將督導實踐的照片上傳到“環保小衛士”月度評選活動鏈接,通過分享邀請朋友為其參與垃圾分類桶邊督導實踐活動照片點贊投票。 經過大家踴躍的分享及投票點贊,根據投票結果評選出了10月的“環保小衛士”三名,他們分別是南山社區的李亦可、江興社區蘇語晞、高塘社區的黃梓洋。 垃圾分類居民自治試點活動的開展,增強了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引導居民正確投放垃圾。后續“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垃圾分類居民自治試點活動將持續開展,并以此形成長效機制,進一步提升垃圾分類管理實效。不斷推動居民群眾垃圾分類習慣養成,營造全民參與的濃厚社會氛圍,為江高綠色環保增添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