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職場人,尤其是教師、程序員等這些需要高度用眼的職業,到了年近40歲,會覺得“眼力”越來越不濟,僅靠近視眼鏡也不能得到清晰的視界,看近不行,看遠也不行,備著幾幅眼鏡來回切換,給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很大的不便,那除了戴眼鏡還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解決方案? 4月25日,微博健康直播連麥節目《健康聊醫聊》就為大家現身說法,明視康眼科品牌創始人、杭州明視康眼科醫院院長鄭歷、微博高級技術經理胡波連麥暢談“中年職場人如何健康護眼”,通過#四十不惑 正值睛春#的主題科普,為38歲以上近視人群帶來了專屬摘鏡方案。 本次直播連線邀請到的鄭歷院長,是中國近視激光手術的先鋒引領者,1995年開展近視激光手術,是浙江省首位開展近視激光手術的醫生,迄今已成功完成手術逾20萬例,為30多個國家患者提供眼科醫療服務。不僅躬身行醫,鄭歷院長還通過自身的實踐和經驗,推動行業整體提升,幫助到更多普通人,享受到輕松的清晰視界。 在直播中,鄭歷院長也與主持人、微博高級技術經理胡波通過對談,從近視的控制、到近視手術的原理、再到日常生活中的護眼技巧等,對受眾關心的各類眼健康問題進行了科普。胡波的介紹,也成為一個典型案例。他介紹自己本身近視,但近段時間來視力感覺下降了,連近處文字都看得費力。而鄭歷院長則從專業角度做了解答,實際上隨著年齡增加,生理性調節減弱,眼睛睫狀肌調節功能下降,近視眼也會出現視物容易重影或串行、眼睛酸脹等一系列癥狀。 而這也引申出一個當代中青年人屈光不正矯治的現狀,即自己已經是近視,隨著年齡增加,僅靠近視鏡不再能獲得清晰的視野。直播中,鄭院長也給大家帶來嶄新的理念。實際上,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資深的醫生是可以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個性化的設計,既能夠摘掉眼睛,還能夠解決其他問題。就以當前比較主流的“睛春CLEAR-Q”術式為例,這一解決方案可以通過激光改變角膜Q值來增加景深,不僅能夠通過屈光手術矯正近視,更能夠解決散光等其他屈光不正問題【1】。 通過專業人士和職場人士的連麥對談,讓廣大網友在解惑的同時,又能設身處地的代入思考自身的眼健康護理,更重要的是,為用戶帶來全新的理念,個性化的屈光不正治療方案正逐漸漸入大眾的視野,無關年齡,也為更多38歲以上職場人士帶來更及時的高清晰視力的選擇。網友點贊這樣的健康科普,讓自己有了更多信心,決定將通過手術摘鏡,迎接更清晰的美好生活。 1.Gad RE, Hosny M, Ahmed RA, Sherif AM, Salah Eldin Y. Contralateral Eye Study of Topography Guided versus Q Value Adjusted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in Myopia and Myopic Astigmatism.Clin Ophthalmol. 2021;15:1735-17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