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世界的十字路口”,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的巨型液晶屏上開始滾動播出以“準備進入北京冬奧會時間”為主題的宣傳片。來自新華社的數字航天員、超寫實數字人“小諍”在火星數字環境中演示了多種冬奧會項目。片中也展示了中國行星探測、新華社、北京冬奧會的標識。 利用虛擬數字人和中國航天推廣冬奧會,是國家形象傳播的新舉措。而在之前,作為國內首個數字記者,“小諍”已在半年內播出了數十分鐘視頻產品。這給一直停滯在文娛行業的數字虛擬人技術提供了向其他領域擴展的新空間。 雖然預計數字虛擬人市場規模未來將在2030年達到2700億元,但從行業到社會、從非主流到主流、從“局部數字”到真正的數字化、智能化,數字虛擬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數字航天員小諍登陸時代廣場 “P臉”、“P頭”、“P圖”還叫數字人? 這條不到2分鐘的短視頻《準備進入北京冬奧會時間》全部為數字技術制作,數字航天員演示了包括高山滑雪、單板、花樣滑冰、速度滑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冰壺在內的多項冬奧運動。從技術特點看,至少2021年以來,國內還沒有超寫實數字人展示如此復雜、多樣的姿態和動作。 事實上,對于目前國內絕大多數超寫實數字人來說,真正實現“數字化走路”都存在困難。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雖然2021年數字人相關企業新增數量66293家,但目前投資多集中在虛擬主播、虛擬偶像等制作上,且大多數數字人、特別是超寫實數字人產品的技術含量并不高,有相當一部分是通過真人實景拍攝后用電腦后期技術“換頭”合成的。“這個操作非常簡單,與一些通過動作捕捉、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出來的虛擬人相比持續產出和維系的成本也更低。”《每日經濟新聞》報道說。 其實目前絕大多數超寫實數字人“擺酷”的面孔,主要是因為沒有進行數字綁定、或綁定效果不好,無法做出表情和說話。這可以理解為“只有皮膚、沒有肌肉”。它們也多以圖片形式進行運營,即使出現在視頻中也多用暗淡光線,以“閃放”形式避免用戶看到動作細節。 更強的場景適應能力和運營空間 在冬奧會宣傳片之前,新華社數字航天員已經推出了數十分鐘“現場報道”,場景包括中國空間站、火星探測等全數字環境。根據新華社出品方——媒體融合生產技術與系統國家實驗室負責人在中央網信辦舉辦的中國網絡媒體大會上的介紹,數字航天員是包括“超寫實數字人塑造”、“多模態人機交互體系和知識圖譜構建”、“多場景數字人資產運用”、“超大規模可交互開放數字場景建設”在內的綜合型研發項目,指向下一代互聯網平臺。 此外,騰訊公司旗下的NExT?Studios承擔了數字航天員資產的研發。這個團隊被稱為“騰訊最具理想的工作室”,推出過《只只大冒險》、《彩虹墜入》等一系列高口碑的游戲產品。在虛擬數字人領域,NExT Studios曾在國內第一個推出了具備實時直播的超寫實數字人項目Siren,并擁有自研開發管線。此次冬奧宣傳片之前,新華社和NExT Studios還發布了一個數字航天員引導、進行火星探索的VR產品,提供了目前國內極高質量的流媒體沉浸式體驗。 除了數字資產,新華社自研或其他合作方支持的合成語音也在B站等平臺受到用戶的熱烈稱贊。根據新華社介紹,除了自然語言處理外,研發團隊也在探索情緒感知等新的人機交互方式。而在“小諍”微博賬號發布的人設介紹“新華社工作人員登記表”顯示,除了高水平數字資產,也有多種人工智能算法支撐,包括最高260多TFLOPs每秒萬億次運算的算力支撐。這預示著“小諍”還將有更多功能。而在這張“登記表”里,她也提及曾參與了遙感圖片的報道。 相比市面上此前推出的“合成主播”和其他超寫實數字人產品,數字航天員“小諍”提供更強的場景適應能力和功能,也具有更大的運營空間。即使在整個虛擬數字人領域,她也是資產情況最符合數字人定義、適應場景最多、智能技術最為多樣化的產品。這對于一直停滯在文娛行業、主打偶像路線的虛擬數字人行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啟發。 數字人也要靠近主流價值觀 現階段,虛擬數字人的影響力主要集中在文娛領域,并且以青年用戶為主。所以知名度較高的超寫實數字人都有明顯的“非主流”傾向:包括彩色頭發、帶有某些夸張特征的面孔、奇裝異服等等,以此引起年輕人關注,但很難得到更廣闊社會公眾的認同。 “小諍”以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機構推出的超寫實數字人則在“東方審美”和“主流審美”方面有較好的表現,比如“中國式眼睛”受到用戶好評。從外形看,她們都符合最常見的“美”的定義,沒有典型的西方色彩,并且著力提升自身附著的主流價值觀內容。 比如在“小諍”的產品中反復出現的人生格言“nothing is final!!!”,這其實來自錢學森5易其稿,堅持追求真理的故事。而“小諍”的名字就來自新華社和中國航天歷史上都非常重要的人物王諍將軍。他作為紅軍無線電隊隊長參與了新華社前身的創立和最早的播報,后來出任多個重要航天、通訊部門的負責人。 在當前文娛領域加強管理的背景下,虛擬數字人無疑也要更加接近主流價值觀,承擔社會正向價值的任務。這既指他們的功能和能力,也指他們呈現出來的價值取向。 但是從現實看,雖然虛擬數字人被普遍認為是一個“超級賽道”,但目前絕大多數產品都擁擠在文娛這條跑道上。 造成這一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虛擬數字人其實是一項成本極高的科技項目。一方面很多企業、特別是創業企業不能投入足夠資源,制作高質量數字資產,只能寄希望于拼湊一個形象獲取關注和投資;另一方面,虛擬數字人的“破圈”和復雜應用需要較強的技術支撐,甚至不只是數字人相關技術,包括場景技術等。而在“題材炒作”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虛擬數字人也會出現“翻車”的情況。 如今虛擬數字人代表國家形象登陸世界舞臺,既給整個行業帶來振奮,更重要的是展示了虛擬數字人在資產、技術、社會價值等方面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