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關于元宇宙的討論愈發高漲,在英國《經濟學人》11月8日發表的《下一個是什么?2022年值得關注的22項新興技術》中,元宇宙作為“永久的虛擬世界”出現,被用來指代電子游戲、社交網絡與娛樂的融合,目的是創造新的沉浸式體驗。 不久前的Facebook改名Meta更將這個概念進一步推向風口浪尖。在科技公司的包裝里,元宇宙集合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混合現實(MR)、人工智能等技術于一身,能夠在一個數字虛擬空間內打造出近乎真實世界的“擬真感”,讓用戶具有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蘊含著現實生活的無限可能。 與此同時,諸多本土科技巨頭也在蓄力著一場“元宇宙人才”爭奪戰。由于該構想涉及多種技術,對人才的需求種類十分多樣,從VR/AR、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搭載基礎架構的“基建”類崗位,到技術美術、3D建模、游戲設計師,再到虛擬人等“創造者”,都是概念的“落地之路”上必不可少的核心環節。一些宣布進軍元宇宙的企業甚至為此開出了百萬年薪的高價,不少等行業頭部公司也紛紛將VR/AR等部門的招人放到了戰略級地位。 巨頭間的搶人大戰的背后,是全社會邁向數字化進程中對人才的渴求。近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其中指出,通過一系列安排部署,要讓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等能力達到更高水平,凸顯高端數字人才引領作用,促進數字創新創業繁榮活躍,為建成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提供有力支撐。 在此背景下,領英影響力持續聚焦“以技能為導向”的高質量就業,在“元宇宙”世界里舉辦了一場虛擬訪談,并邀請科技公司代表、創業者、學者等,共同探討數字“元宇宙“轉型期的人才環境新趨勢、職場新機會及新技能要求。 受訪者普遍認為,“元宇宙”概念之下,人才供需不平衡現狀普遍存在。領英中國首席戰略官崔陽認為,“元宇宙”若在未來得以建成,有相關技能的人才一定是搭建這一世界的重要“底座”。在對技能與相關技術要求都更高的時代里,我們更應當關注人才與概念布局不對等的潛在情況。AutoX3 CEO黎銳煒同時指出,盡管中國已經擁有全球最大的工程師儲備,但AI、算法、軟硬件工程師還是供不應求的狀態,因此在數字化層面依然相對緊缺。 針對這一現狀,受訪者指出人才技能的轉型與培養及企業倫理文化與環境的重塑或為有效應對方案。崔陽表示,數字技能的培養將成為勞動力抵御風險的關鍵因素。人才應當尋找適合終身學習的環境,在終生學習的思維中實現技能轉型。與此同時,企業也應當探索新的招聘模式和組織架構,更主動地為員工創設友好的數字化轉型和技能培養環境。讓企業與員工攜手踏入新的領域。 無論是概念階段的“元宇宙”,還是正在大踏步邁進的數字化社會,人才與新前景的對等始終是各行各業得以創新進步的重要前提。面對錯綜復雜的人才環境和變幻莫測的技術未來,領英認為,“以技能為導向”化虛為實,將重塑數字時代的人才供需匹配,為全社會向“下一階段”的轉型與探索做好前提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