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中鐵十一局二公司“臺州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李航天 中國共產主義先驅周恩來同志曾經說過:“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做,不弛于空想,不騖于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態度做踏實的工夫。以此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態度做事,則功業可就。” 萬丈高臺起于壘土 “人的成長就好比蓋房子,地基打得越深,便越牢固。”學習土木工程檢測的李航天剛畢業時候被分配到貴州三穗至黎平公路項目擔任試驗實習生,參與了項目建家建線的全過程,他回憶那時候因為要加快建家進度,他經常晚上被安排和農名工一起值班,和農民工兄弟大成一片,有時候還和農名工睡在一起,他說聽著農名工的故事能讓自己充滿力量,為此他還專門寫了系列的《農名工傳記》,還在中國高速網發布。 ?經過一年的實習,他早已不是曾經大學校園的“校草”,曾經每天干凈整潔的衣服到現在沒有一件不沾有混凝土污漬,曾經蓬松的頭發都現在幾天都顧不上打理,皮膚也因為經常要去施工現場做試驗被曬得黝黑,他說一天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接混凝土、裝模打試塊、拆模搬試塊、養護壓試塊,每天要重復十幾次,最多的時候一口氣打了50個試塊,如今回想起來真是個體力活。不過因此,他也積累了豐富的試驗技能和現場管理能力,在他負責的拌合站混凝土質量及調度上沒有出過一次工作失誤,為公路的順利通車也奠定了基礎。同年,他被公司評為優秀實習生,被項目評為優秀職工。 ?寶劍鋒從磨礪出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空乏其身”。2014-2015年,由于出色的文筆特長及協調能力,李航天被公司安排到海拔4300米的青海花久公路高原項目從事辦公室工作,這里環境艱苦,常年風雪肆虐,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區,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級”,“中國水塔”之稱。剛到這里就被這里的高原反應“當頭棒喝”,兩個星期睡不著覺,頭疼欲裂,一度想放棄回家,但他看到這個地方依舊有一大批為國家建設奮斗的人,李航天被這些參建者們的魅力深深折服,因此他堅持下來,也下定決心要拿起“筆墨”為這些在“人類禁區”的地方為祖國事業奮斗的參建者們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為他們在高原上留下印記,這便是他日后一直堅持握緊“筆桿子”,拿起“相框子”的初衷。 他執筆的《為雪域高原上那一抹飄揚的紅》在中央級網站中工網發表講述了中鐵十一局二公司在雪域高原上克服了重重艱險,傳揚了鐵道兵精神,在雪域高原插上了一面“不畏艱難,勇攀高峰”的“信譽紅旗”。《勵精圖治跨雪域 眾志成城戰高原》實現了高原凍土長隧道的貫通,甚至創造了高原隧道單月掘進127米的奇跡,在中工網、中國網、新華網、搜狐網等各大中央級網站發表轉發,為公司在高海拔施工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同時,李航天也被中華鐵道網評為“《路訊》雜志特約通訊員”,被中國高速網評為“十佳通訊員”,被公司評為 “優秀共青團干部”,“宣傳報道先進個人”,“工會積極分子”等,而這些榮譽,就是二公司高原參建者們和李航天留下的鮮明的旗幟,在高原上飄揚,也是一直照亮他前進的路。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 2016年6月,李航天來到浙江省臺州市金臺鐵路項目,這是浙江省自主建設的第一條電氣化鐵路,承建著全線最難的控制性工程被稱為“刀尖上跳舞”的靈江特大橋,要在水下近百米打樁,一天還要經歷四次漲潮退潮,水流湍急,安全風險極高,因為工程特殊性,他幾乎每天都要接待不同單位的觀摩檢查,最高規模一次引來千余人觀摩,靈江特大橋完工,他主動對接記者在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播出,展示了良好的企業形象。2018-2019年,浙江省開展省重點項目立功競賽活動,為讓項目成為參賽項目擁有評選排名的名額,李航天積極與浙江省總工會、臺州市總工會及臨海市總工會密切聯系,報送相關申報材料,成功爭取了立功競賽參賽項目之一。在立功競賽組織中,他還積極與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攻關,項目“新型C-O型鎖扣鋼管樁圍堰”“樁頭和墩身施工環切工藝”“深水長大樁基氣舉反循環施工工藝”等多項新技術、新工藝,進行QC小組申報,2019年,靈江特大橋“新型C-O型鎖扣鋼管樁圍堰”QC小組榮獲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二等獎,項目榮獲浙江省總工會頒發“工人先鋒號”,李航天也榮獲臺州市總工會頒發“五一勞動獎章”,榮獲公司2019年度勞動競賽先進個人。 2019年8月10日,超強臺風“利奇馬”以最高風級17級登陸臺州溫嶺,那一刻項目面臨了臺風的正面襲擊,防臺防汛形勢十分嚴峻。李航天立即配合組織4個應急隊伍,20民黨員救援隊沖在一線,全面疏散人員,排查風險點,搶占先機,最終實現無一個人員傷亡,還履行社會責任,組織近百余人參加市區、鄉鎮搶險工作,因此他還榮獲業主單位頒發的“抗臺救災先進個人”、“最美金臺人”。他說,這幾年,經歷了很多挑戰和成長,獲得了國家級、省市級、業主及公司等二十多項榮譽,公司的歷練平臺讓自身也發光發熱起來,在以后的每一寸時光都感覺到光榮和滿足。 不忘初心行將致遠 “要想看到美麗的日出,就必須登上陡峭的山頂”。2019年11月,李航天又來到了浙江省湖州市湖杭鐵路項目,這是國家2022年亞運會重點配套性工程,政治意義重大,而工期不到兩年,注定這是一場“惡戰”。他是公司成立基層黨群部以來首個黨群部部長,他依舊逆風前行,展現擔當作為,推行了黨建“1+N+X”(項目黨員+分部(工區)黨員+重難點任務)黨建創新工作模式,舉辦了黨員聯合攻堅誓師大會,打響全線黨員聯合攻堅、助推項目的主戰場。通過黨員聯合攻堅,2020年項目一年產值達到近10億,從10多項紅色預警工程到現在慢慢全部銷號,通過深化“黨建+技術創新”為重要抓手,項目還打造了全省全系統內最先進的智能化梁場,實現了5G物聯網、無人操作平臺,為國家高風險偏遠地區施工提供了基礎。 為了更好學習專業技能,他不斷學習寫作技巧,自學航拍、攝影、剪輯。2019-2020年,李航天所在項目宣傳報道在全線及公司所有參建項目中穩居第一,中央級媒體累計發表百余篇,期間還榮獲中國施工管理協會“優秀通訊員”,榮獲2020年全國“信用交通建設優秀企業家”,榮獲中國建設教育協會攝影大賽入圍獎、浙江省軌道交通杯攝影大賽優秀獎,湖州市鐵路建設攝影大賽金獎,并成為人民網注冊攝影師。2019年2月他申請了《一種基于物聯網的鐵路宣傳用客戶端》,一種新型實用性專利,2019年8月,國家知識產權局作出授予實用型專利權的決定。 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這是他工作標準,無論是在最底層,還是在管理崗位,他始終堅持不忘初心,他表示任何工作需要沉的下去,才能拿得起來;需要鉆研打磨,才能精致光彩,平凡的崗位依舊能有不平凡的榮光。堅持、堅韌、堅強,只有延續老一輩鐵道兵的不畏艱難、勇攀高峰的精神,才能行將致遠,企業才能高質量快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