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上午,隨著鏗鏘有力的鼓聲響起,“金沙紅了”2021中國·金沙首屆紅高粱節活動正式開幕。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秘書長秦書堯,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大氣科學與地球物理科普人錢維宏,紅纓子高粱培育開創者、仁懷市紅纓子高粱研究所所長涂佑能,北京正一堂戰略咨詢機構董事長楊光等嘉賓重磅出席。 金沙縣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石鑫,金沙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王體端,金沙酒業黨委書記、董事長張道紅及兩百余名嘉賓與本地居民共同慶賀紅高粱節。 優質的紅纓子高粱是保證醬酒品質的重要源頭之一。金沙作為紅高粱的主產區,舉辦此次活動有著重要意義。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秘書長秦書堯 秦書堯在致辭中提出,葡萄酒有“七分種,三分釀”的說法,而在醬酒中,應該是“十分種,十分釀”,醬酒的釀造工藝正是根據本地特殊的地理環境、紅高粱的特性來“量身定制”的。 也因此,秦書堯認為,此次金沙酒業舉辦紅高粱節背后,實則是對原料的致敬,對產地的致敬以及對品質的致敬。 金沙縣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石鑫 石鑫介紹,金沙位于黔北白酒產業帶,是中國醬香白酒“三大核心產區”之一,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以及悠久的釀酒歷史文化。近年來,金沙縣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特色高效農業產業,助力鄉村振興,金沙縣有機高粱種植基地經過多年快速發展,已形成“酒企+龍頭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 同時,石鑫指出,金沙酒業多年來為金沙縣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此次舉辦首屆紅高粱節,正是金沙酒業積極宣傳金沙,共同參與產區打造,助力鄉村振興,助推金沙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表達。 金沙酒業黨委書記、董事長張道紅 “今天,我們在此舉行高粱節,舉行祭糧儀式,是立金沙酒產業之本,強金沙酒產業之根。”張道紅在活動中提出,目前,醬酒行業正進入產區和品牌雙驅動階段,在當前行業環境下,打造原糧原糧種植基地,不僅是衡量一個品牌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更將成為品牌進行品質表達的重要載體。 為此,張道紅明確表示,本次活動的目的就是進一步強化赤水河上游金沙產區的意識,共同助推金沙白酒產業站得更高,走得更遠。 在民俗舞蹈“高粱灼灼”表演結束后,紅糧嘉禮環節正式開始。三位身著漢服的禮儀引領參禮人緩步入場。“一拜!祈民生社稷 安泰天承!再拜!愿宏酬永繼 歲歲豐登!三拜!佑家興業旺 隆盛榮恒!”在大祭司的引導下,眾參禮人參禮,主禮人上香,紅糧嘉禮奉祭禮成。 祭糧儀式之后,現場還設計了“收割體驗”活動,邀請行業領導、文化名家、經銷商等嘉賓沉浸式體驗高粱豐收的喜悅。 比賽按戰區將參與嘉賓分為七組,每組5人。比賽開始前,工作人員給各組分發工具,主持人請專人示范如何進行收割。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為期20分鐘的比賽,來自中部戰區組以35.15kg的成績奪得冠軍,南部戰區、東部戰區分別以28.75kg、28.4kg的成果獲得亞、季軍,主辦方為得獎小組頒獎并送上豐厚禮品。 “書法創作”活動同時進行,來自金沙縣書法協會的書法大咖在現場揮毫潑墨,將豐收的喜悅轉化為一幅幅文藝作品,經由不少觀眾活動現場求字,傳遞至千家萬戶。據了解,整場活動完成了近百幅作品。 下午,百余名嘉賓到茍壩會議會址,一同踏尋先輩足跡,重溫革命崢嶸歲月,接受紅色文化洗禮。 茍壩會議會址,位于貴州省遵義縣楓香鎮茍壩村馬鬃嶺山腳,是一座老式黔北農家三合院,傳統木結構的瓦房。民國二十四年,也就是1935年3月10日—3月12日,中央紅軍曾就“進不進攻打鼓新場問題”在此召開專題會議。 茍壩會議會址見證了改寫中國命運的歷史瞬間,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是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載體,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課堂。不少嘉賓在參觀學習時發出感嘆:“革命先輩當時真的很不容易!”“一個決策可能會影響整個國家的命運。”“有時,真理確實會掌握在少數人手里。” 隨著紅色之旅告一段落,首屆紅高粱節首日的活動也宣告圓滿完成。9月8日,“金沙紅了”2021中國·金沙首屆紅高粱節系列活動——品質生態論壇仍將繼續,上述重磅嘉賓也將繼續帶來精彩觀點。 從原料到文化,金沙酒業通過一場高粱節的成功舉辦,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對糧食的重視,對品質的不懈追求,也讓數百名嘉賓在一天之內,近距離、沉浸式地體驗到了金沙產區的魅力所在。 不難想象,隨著“金沙紅了”紅高粱節IP的持續打造,金沙酒業將為醬酒品質表達塑造出全新的理論體系,從而進一步強化赤水河上游金沙產區概念,為釋放金沙產區效應提供強大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