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民政部最新信息顯示,“十四五”期間,全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我國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世界衛(wèi)生組織預測,到2050年我國將有超過35的人口超過60歲。 隱在老齡化社會大浪之下的,是“大獨生子女”時代洶涌的暗流。 一句“父母在,該不該遠游?”成為身處異地的獨生子女一生之難。毫無疑問,獨生子女伴隨著國家各項鼓勵政策長大,享受了父母百分百的愛。但當父母老去,需要贍養(yǎng)的時候,時間、情感、資產的問題也將接踵而來。一面是倫理道德,一面是現(xiàn)實生活,80、90后一代的獨生子女們,正在走進解不開的“養(yǎng)老結”。 這是獨生子女之殤,也是養(yǎng)老產業(yè)之痛。 椿萱茂,這一極富中國傳統(tǒng)孝道文化內涵的養(yǎng)老服務品牌,9年時光,只為探尋“養(yǎng)老”二字的真正癥結,在“大獨生子女”的暗流來襲前,拯救更多人于迷茫之中。 ![]() 孤獨結:給錢也解決不了的雙向折磨 獨生子女,是長輩生命的延續(xù),長輩為此傾注了全部的心血,自然希望有一天子女的名字能成為一切問題的答案。但當自己向往的未來不能成為照亮內心孤獨的燈,老人就會面臨暗無天日的黑暗??粗昵把胍暪鎻V告《常回家看看》長大的獨生子女們,深知其父母對自己的情感依賴之強烈,但當工作從“965”變成“996”甚至“997”,這些獨生子女們才知道,這一碗水,永遠也端不平。 這不是子女的錯,更不是長輩對的錯。 如何解開孤獨結:陪伴是治愈傷痕的良藥 父母怎么越老越難相處? 2020年年底,《如果父母老后難相處》出版,被評為“萬獨生子女的自救指南”。書中總結出父母老后的六大“麻煩行為”:依賴、抱怨、自我中心、酗酒、控制狂、排斥外界……并給出了正確的應對策略。 “父母老后難相處”是一個相互的問題,不是父母或獨生子女單方面的責任。“理解”和“包容”是這個問題的關鍵詞。究其根源,長輩們需要的是陪伴,是擺脫陌生環(huán)境的限制,在子女不在身邊的日子里,融入自己的社交圈層的過程中去,找到歸屬感,繼續(xù)完成自我實現(xiàn)。9年間,椿萱茂結合理論與實操,不斷對這種陪伴體系加以完善與實踐,讓長輩充分地參與到團體活動中來,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欲、表達欲、表演欲,喚起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最終找到了解開獨生子女養(yǎng)老結的終極密碼——延續(xù)長輩們的價值。 ![]() 延續(xù)價值:自我實現(xiàn)遠比子女實現(xiàn)更重要 “我既然選擇住進椿萱茂,就要融入這里,不然可就虧了。” 這就是入住椿萱茂長輩們的真實寫照。 椿萱茂倡導活力長輩,提倡要提高退休后的生活質量,就必須要以自己為生活的重心。自己喜歡的事情,完全可以盡情地去追求去享受;反之,完全可以拒之門外。不再讓獨生子女成為生活的全部,而是去實現(xiàn)更高的人生價值。在椿萱茂和園長者社區(qū),有這樣一批長輩,彈鋼琴、寫書法,用義務勞動發(fā)揮余熱,給其他長輩們帶來快樂的同時,也讓自己的老年生活更加璀璨充實。 ![]() 椿萱茂·和園長者社區(qū) ![]() 每逢節(jié)日都會舉行各種主題文藝活動,為長輩搭建一個專屬長輩的舞臺,真正實現(xiàn)活力養(yǎng)老。讓那些原本以子女為最終答案的長輩們,重新為自己而自豪,退而不休,在椿萱茂把一顆顆沉甸甸的夢想變成現(xiàn)實。 ![]() ![]() 在椿萱茂,長輩擁有永不被辜負的愛與承諾,擁有足夠的空間與尊嚴,擁有真正的知己和伙伴,有事做,有話聊,有人陪,有成就。椿萱茂真正做到了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成立9年以來,椿萱茂構建了以長者社區(qū)、老年公寓、護理院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的養(yǎng)老產品線,項目遍及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長江中游等5大核心城市群,在全國 10多個城市落地生根,擁有30+個連鎖機構、15000+張床位、8+個長者社區(qū)、20+個老年公寓、2個護理院、專業(yè)養(yǎng)老團隊1500+,累計服務長輩10000+。經過9年的淬煉與磨礪,漸為行業(yè)、為社會、為所有獨生子女解決真正解決“養(yǎng)老之難”,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養(yǎng)老之路,椿萱茂正以國際化、創(chuàng)新性、智慧型的高標準持續(xù)引領中國養(yǎng)老服務闊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