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主頁 > 國內 >

        何曉宇:站在新起點,展望未來中國時局

        時間:2021-04-20來源:互聯網 作者:編輯 點擊:
        2020年中國經濟發展交出一張令人滿意的答卷——GDP超過100萬億元,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美經濟博弈,我國依靠自身強大的內部市場

        2020年中國經濟發展交出一張令人滿意的答卷——GDP超過100萬億元,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美經濟博弈,我國依靠自身強大的內部市場,實現了經濟上的又一個“奇跡”。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在經濟內循環、新基建等政策指導下,消費、科技的發展將對經濟形成巨大的推動作用,助推我國實現綜合國力崛起。

        一、中國崛起勢不可擋

        1、與美國之間的經濟博弈擋不住中國崛起的步伐

        2020年以來,特朗普主動對中國發動經濟挑戰,將約600家中國企業列入制裁“實體清單”,導致中國對美直接投資幾乎接近零,并對3700億美元中國產品施加額外關稅。美國和中國經濟博弈背后,是美國對喪失世界經濟主導權和中國改變世界經濟政治秩序的恐慌和焦慮。

        但是美國針對中國發起的經濟博弈,無法阻擋經濟全球化的步伐。疫情加大了世界各國對中國的依賴,中國供應生產口罩的必需原料熔噴布占全世界的80。期間,美國使用的青霉素有45為中國制造,而布洛芬則接近100由中國制造。在對中國進行“經濟制裁”的同時,美國又通過“排除清單”,豁免了防疫物資等部分商品的關稅。

        另外,美國對中國家電、家具等商品進口的需求量龐大。特朗普針對很多商品加征關稅,導致本國進口商成本大增,需要通過第三方國家轉運、低報進口額等方式來避稅,最終這些成本還是要通過漲價的方式,由美國的消費者來承擔。增加關稅的成本絕大部分都傳導到了美國進口商這里,從而導致許多企業的不滿。

        值得指出的是,發展中國家有巨大的消費市場,“逆全球化”大幅降低跨國公司海外銷售,對擁有大量跨國公司的美國影響更大。

        實際上美國和中國作為世界經濟兩大強國,已經緊緊捆綁在一起。

        雖然中美之間的經濟摩擦很激烈,但是2020年中美兩國的貿易規模增長8.8。美國形成以金融資本和高科技為支柱的本國土壤,重塑制造業產業鏈的代價會很高。中國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和525個小類,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國際產業鏈緊密結合、交織在一起,大家已經處在一個命運共同體中。新就任的美國總統拜登已經認識到了“逆全球化”帶來的問題,兩國需要加強溝通,給雙方以至于世界一個更好的經濟環境。

        當前中國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崛起趨勢不可阻擋。總體來看,當前世界格局正在朝多極化發展,中國有充分的意愿加強全球合作,鏈接更多國家,實現全球經濟共贏。在全球一體化的大趨勢下,相信未來中美合作會有一個光明的前景。

        2、新時代的新目標引領中國前進

        2020年,在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的基礎上,我國將要邁向更高的目標。

        根據2035年遠景目標規劃,到2035年,我國要初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翻一番,將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

        近20年來,中國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但是從人均GDP和GNP來看,中國還不到世界平均水平。

        2019至2020年中國人均GDP和人均GNP國民生產總值已連續兩年超過1萬美元,但是仍舊相當于世界各國人均GDP的90,僅達到美、英、德、法等發達國家上個世紀70年代末的水平。2020年中國GDP已經達到美國的70,然而美國人均GDP是中國人均的6倍。按照世界銀行標準,一個國家的人均GNP超過12535美元,就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目前中國距離高收入國家標準還有約20的差距。

        從收入群體來看,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國統計年鑒2019》,5.6億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占人口總數的4成;3.1億人月收入在1000-2000之間;3.8億人月收入在2000-5000之間,這三部分人群加起來接近我國人口的9成。

        中等收入群體,是指三口之家收入在10萬到50萬元人民幣的人群。目前我國這一群體的規模大約為4億人左右。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9年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的年收入為53604元。低收入群體絕大部分在農村。因此,未來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要把注意力放在2.8億進城農民工身上。

        目前,發達國家的門檻是人均收入1.8萬美元,中等發達國家人均收入水平大概是3萬到4萬美元。我國未來要實現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需要在15年中維持4.7以上的經濟增速。

        這樣的經濟增速實際上處于可達到的范圍內。據世界銀行等機構預測,2030年左右,中國經濟就可能超過美國。

        中國未來發展的前景是光明的。“十四五”期間,我國與技術進步、企業效率改善息息相關的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率穩中有升,有望與資本并駕齊驅,共同帶動我國經濟向好發展。未來三十年,我國有希望快速加入高等收入國家陣營。

        與此同時,面對艱巨的任務,也不能忽視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些重大問題,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中國經濟的發展才能一帆風順。

        二、中國當前的困難與解決方案

        1、中國與美國在科技方面的差距還很大,需要加強創新

        2020年,美國特朗普政府推動“逆全球化”,前有打擊華為和中興,后有封禁TikTok和微信,導致中國在科技領域感受到非常大的被動。中國在科技方面的起步晚于美國,第一代互聯網公司大多是復制美國模式,當前在互聯網標準方面仍舊是受制于美國。

        我國在高端領域進步很快,在人臉識別系統、基建工程、5G、人工智能、電子科技、無人機等領域迅速實現了彎道超車。

        過去20年,中國專利申請數量猛增200倍。2019年中國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達58990份,首次超過美國的57840份。2020年中國國際專利申請量比2019年同比增長了16.1,連續兩年排名世界第一。2019年我國科研經費投入達到2.21萬億元,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科技研發市場。按照科技發展規劃,我國在2035年將進入創新型國家,到2050年將成為世界科技強國,未來中國有充分的實力趕超美國。

        在芯片方面,美國企業的全球市場份額超過60,牢牢占據著全球芯片產業鏈的頂端。美國正是看到了中國芯片存在崛起并趕超的可能性,才不遺余力地打擊中國半導體科技企業,鞏固自身優勢。我國注重半導體和芯片的發展,在美國對中國進行科技封鎖的情況下,會加速倒逼中國在高端制造業上發力,進行國產化替代。據機構研究,對華禁止或限制半導體供應,將促使中國和韓國加強研發,或許會導致兩三年內美股半導體芯片占世界市場比重從48降至30。

        2、金融風險籠罩,需要合理的化解方法

        除了在科技上與美國之間的差距,在國內我們同時面臨經濟下行的壓力,需要重點防控金融風險。

        在地方債方面,自2009年發行,經過12年的擴張,已成為債市第二大品種,僅次于金融債。地方債券的償還高峰將于2021、2022年到來,還本付息的壓力將逼近3萬億大關。目前城投平臺的債務壓力也很大,2021年到期、回售的城投債規模將超過3.3萬億元。

        長期來看,為了減輕地方政府和城投公司的壓力,需要合理分配事權和財權,增加地方稅收來源。近些年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約為50,而支出上地方占比高達80,中央政府需要更多承擔具有全局協調性以及較大外部性的事權,例如養老、教育等。還需要對稅收體系進行完善,適當提高地方的共享稅分享比例,增加地方主體稅收來源。

        其次,需要地方政府減少資本性支出,更多的將其交給民營部門。這就要求打破市場準入壁壘,打破“卷簾門”“玻璃門”,引導民營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領域。

        除了地方債,當前我國實體經濟債務率較高,需要大力發展股權融資補充實體經濟資本金。與直接融資相比,通過銀行信貸間接融資的規模更大、更集中,更易引發金融風險。

        2018年國內資本市場共實現融資7.1萬億元,股權融資只有1.41萬億元,占比不足20,比重明顯偏低。未來,要立足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導向,積極穩妥推進主板、新三板、區域性股權交易以及股權眾籌市場建設,協同發展場內和場外、公募和私募、股票、債券和期貨等分層有序、功能互補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持續豐富資產證券化等各類直接融資工具,拓寬投融資渠道。

        3、低生育率及老齡化社會困境

        截至2020年11月,全國房價平均水平突破萬元大關,達到10071元/平方米。

        過去20年是我國房地產市場的黃金20年,促成了房地產市場的飛速發展,吸納了大量的社會資金,對實體經濟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高房價造就了“房奴”,成為社會低生育欲望的助推器。同時“老齡化社會”成為未來社會的重要現象,生育主力80后、90后,很多人面臨贍養4個老人的壓力,想生也不敢生。

        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到39.8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到48.9平方米。我國百姓自有住房率在全球也是前列。未來應當把大量的社會資源從房地產行業解放出來。

        堅持“住房不炒”,解決居住問題,去除“房地產過度金融化”,各類限制政策不能放松。與此同時,面對低生育率和養老問題,需要政府和社會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讓人們“生得起、養得起”。

        三、中國應該 如何 走好未來的路

        如今廣東一省GDP就超越了包括俄羅斯和韓國在內的90以上的國家。從經濟體量來看,未來中國會穩步發展,科技實力和創新實力將再上一個臺階,達到創新國家的水平。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首先要做好“內循環”。在全球經濟萎靡的情況下,我國GDP增速快速恢復,依靠的是自身強大的市場。要通過內循環,讓老百姓有錢消費,讓民營企業有銷路,讓社會創新有動力,讓社會資本愿意投資,形成良好的內循環。技術方面,中國要加強研發,從芯片到技術行業標準等方面逐步脫離對歐美的依賴。

        其次,要減少貧富差距,帶動大家“共同富裕”。改革開放40年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如今“先富起來”的人已經遠遠跑在前面,在“帶動后富”方面沒有形成足夠的拉動。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將開啟“共同富裕”的新篇章。

        再次,需要促進國際大循環。貿易方面,2020年東盟以4.74萬億元的進出口額,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歐盟、美國以4.5、4.06萬億元分列中國第二、三大貿易伙伴。中國應繼續加強和周邊國家的貿易往來,積極布局亞太經濟中心。

        最后,充分發揮政府投資的帶動作用,積極擴大有效需求,為經濟發展打好基礎。當前各地“十四五”規劃中,新基建嶄露頭角,涉及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國內市場等12個重點領域。從短期來看,傳統基建、新基建能夠快速拉動國內投資增長,對中國經濟的持續恢復貢獻力量;從長期來看,能夠增加有效供給,培育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培育新技術、新產業。

        政府應當充分調動社會資本的力量,投資于我國的交通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和“兩新一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公共衛生設施建設等重大項目。基建是逆周期行業,是提振經濟的有效調控手段,是未來我國托底經濟發展的基礎動力。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創造了大量投資機會、創業機會,也創造了許多造富機會。

        2021年我國經濟不僅要維持6增長率,更需要高質量的增長。展望未來,中國的發展有困難,也有機遇,總體上是機遇大于困難。中國當前走的是和平崛起的道路,未來世界的主題是合作共贏,全球化的趨勢已經不可阻擋。中國作為一個自信的大國,要以全球命運共同體為著眼點,向世界貢獻中國智慧。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發表評論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文章導航
        推薦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 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男人团vip每日更新番号库| 无码丰满少妇2在线观看| 午夜免费福利在线| 97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超| 欧洲精品99毛片免费高清观看 | 久草资源站在线| 老八吃屎奥利给原视频带声音的| 天海翼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隔壁女邻居在线观看| 好吊操视频在线|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色综合天天综一个色天天综合网| 女人l8毛片a一级毛片| 久久人人爽人人人人爽av| 粉嫩极品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爽视频|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三区二区|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chinese乱子伦xxxx视频播放| 欧美XXXXX高潮喷水麻豆|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色偷偷女男人的天堂亚洲网| 打桩机和他宝贝124是哪一对|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领导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在线观看 | 亚洲激情视频图片| 韩国无码av片| 天天影视综合网| 久久综合狠狠色综合伊人| 残虐极限扩宫俱乐部小说| 国产亚洲成在线播放va| 天堂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成人免费淫片免费观看| 亚洲免费在线看| 爆乳少妇在办公室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