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由中德可持續都市與建筑協會SGSUAA和中歐建筑傳媒中心SEAMC聯合主辦的“首屆中歐建筑邀請展2020-2021?|上海站”在Roca Shanghai Gallery成功舉辦。本次展覽以“變遷的視野”為主題,從歷史、當下、未來三個層面展開,進行了跨國度、跨尺度、跨維度的“建筑對話”。 活動匯集了本次展覽主辦方中歐建筑傳媒中心代表,策展人劉宇揚建筑師,中歐建筑獎評委會主席、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院長阮昕院長,本次活動的戰略合作伙伴:Roca中國區總經理安明理先生,日朗門窗董事長寇忠信先生及各界媒體代表,行業內眾多專家學者。特別感謝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美國建筑師協會上海分會、一岸設計文化促進中心、以及designverse設計宇宙的大力支持。 中國和歐洲的橋梁——中歐建筑傳媒中心 中歐建筑傳媒中心SEAMC成立于法蘭克福,最終希望成為中國和歐洲的橋梁,把中國當代設計推廣到國際平臺,通過圖書出版、版權、策展相關等一系列的文化交流活動,嫁接起中國和歐洲的國際文化。此次展覽在劉宇揚老師、阮昕院長以及各個參與的建筑師團隊的共同努力與支持下完美落地,面對現在和未來的不確定性,期待展覽在中國建筑界、當代建筑圈傳達原創和可持續的生活理念。 充滿包容、平等和對話——中歐建筑邀請展 疫情的突發讓我們認識到自己不可能永遠為下一件事情做好準備,本次展覽的舉辦正是希望大家能跳脫出日常生活的框架,從專業的角度對社會的發展進行反思。在中國建筑師的選擇上,嘗試從一些脈絡出發,以實踐的多樣性、年齡的不同層次為標準,但背景與歐洲有著或多或少的關系,而從歐洲建筑師的選擇中,試圖尋找他們跟中國的關系,以此形成一種雙向的對話。 可持續生活的意識形態——中歐建筑獎 “中歐建筑獎”即日啟動,正式公開征集以“可持續性生活”為主題的原創建筑作品,無需任何報名費用。此次的參展作品都已進入到備選名單。評委會不會像以往的獎項一樣進行打分或者投票,而是以每一位的個人主見去思考和討論。具體的操作與流程將在官方平臺陸續公布。 “平行世界中的真誠對話”——主策展人:劉宇揚 關于本次展覽的主題“變遷的視野”,劉宇揚先生旨在以建筑師的視野作為出發點,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展開對話,同時它具有某種層面的當代性、當下性,和當下的環境、時局面臨的問題和疑惑有關,達到了超出簡單傳播或者傳媒的意義。這不是終點而是起點,終點由受眾以及其他學者、專家、設計師們進行解讀和延伸。而隨著展覽的開始,參展設計師的勞動成果步入大眾視野,更加值得期待的是,未來四周即將舉行的四場分享會,不僅有參展設計師,業內有想法、有話說的設計師們也將參與進行同臺探討。 學術對談的命題為“平行世界中的真誠對話”,我們往往生活在平行世界、平行空間里,不同地域發生的事情都截然不同,希望能夠透過展覽促進一系列多層次的對話。 建筑的魔力——中歐建筑獎評委會主席:阮昕 當今我們面臨一個相互理解較為困難的局面,因此必須通過交流來緩解這一問題,文化交流的意義也隨著變得極為重大。但是交流需要一定的方法,觀念不同導致無法達成有效溝通,最終淪為空談甚至爭論不休。針對這一現狀,建筑可以作為媒介來達到文化交流,對于從事教育或從事建筑實踐的建筑師來說,這是當仁不讓的必要責任。 除此以外,從事教育或從事建筑實踐的建筑師都堅信建筑是藝術,它與音樂、文學沒有區別,唯一的不同之處是要應對現實,應對低劣的東西,不能永遠保留它的高雅。在這種情況下,建筑唯有的藝術性不能喪失,它是一種說不清也道不明的魔力,希望這次獎項能保留住這一點魔力。 可持續、變遷、建筑 學術對談由建筑理論家魯安東教授擔任主持人,與來自梓耘齋建筑事務所的主持建筑師童明教授、無樣建筑工作室的主持建筑師馮路、RSAA/莊子玉工作室的主持建筑師莊子玉、戴衛·奇普菲爾德建筑事務所的合伙人陳立繽、MVRDV亞洲區總監Steven Smit和BE深圳公司合伙人梁慶祥,圍繞“可持續、變遷、建筑”三個關鍵詞進行了深度的專業對話。 首先對于“變遷”這個詞的性質,馮路先生把它定義為中性詞,沒有進步也沒有退步,總是在前后搖擺中。陳立繽先生在分享中表示,“變遷”并不是現在發生的,而是一直在發生的。而對于變遷的的不確定性,莊子玉先生指出世界甚至已經達到了回歸,這既是生活的本質,也是世界的本質。相比于談論日新月異的變化,梁慶祥先生更想在變遷的視野里總結出些許不變的東西,只有當一部分人堅持不變的東西時,我們才能從中看到變的部分。 針對建筑或建筑學變與不變的話題,童明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獨特見解,他認為討論建筑學的變與不變是毫無疑義的,而應該在建筑的基礎上探討如何應對不同情況。Steven Smit先生將建筑視為一種行動,在實踐的過程中,自然變化是客觀規律,而我們需要做的是適應規律,因此“變遷的視野”即為變遷的行動。阮昕院長概括了大家對于變遷的探討,從建筑師要應對的問題出發,其實就是把“不變”和“變”與Action結合在一起。 對變化來說建筑學科是滯后的,并不是迅速變化,建筑對變化的應對要經過人和社會層面使用端的變化之后再反饋過來。而在當下,無論建筑師變或者不變,必須要面對支持和挑戰,尋找新的路徑,這是我們可以深入思考和實驗的領域。 首屆中歐建筑邀請展開幕典禮活動當天在線下和線上都受到了極大的關注,截至活動結束,共有10萬多人次通過觀看直播進行學習交流。今日的探討是只是系列活動的首場,在展覽期間每周六還將舉辦四場主題研討會,期待有更多的專家學者和建筑行業的朋友們參與進來。所有活動均有線上直播,并將在“SEAMC”公眾號上發布相關內容回顧與預告,敬請大家持續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