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科創板IPO申報流程,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須經過受理、審核問詢、上市委審議、證監會注冊、發行上市五個不同環節。 6月23日晚,證監會同意中科寒武紀科創板IPO注冊。這意味著寒武紀可以啟動股票公開發行及掛牌上市工作。寒武紀將成為A股第一家純AI芯片設計公司。保薦機構此前預計公司估值為192億元-342億元。 截至2020年2月29日,寒武紀已獲授權的專利有65項境內50項,境外15項,正在申請中的專利有1474項。 同時,寒武紀已擁有用于終端場景的寒武紀1A、寒武紀1H、寒武紀1M系列芯片、基于思元100和思元270芯片的云端智能加速卡系列產品以及基于思元220芯片的邊緣智能加速卡。 從產品更新速度和技術迭代研發能力上看,寒武紀遠遠領先于行業發展速度。基于更加先進的工藝與更加優化的設計,寒武紀在提供可靠性更高、性能更優、功耗更低、性價比更高的芯片產品方面,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快速迭代背后是資金與人才的支撐。眾所周知,無論是傳統芯片還是AI芯片,能夠持續投入研發進行產品迭代才是保持芯片競爭力的關鍵。“同行”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曾明確指出,“對于這樣的公司來說,其成本之高,難以想象。” 這方面,寒武紀的招股書披露得很“通透”——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間,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2986.19萬元、24011.18萬元和54304.54萬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為380.73、205.18和122.32,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重連續3年超過 100。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寒武紀擁有研發人員680人,研發人員在團隊占比79.25,其中,70以上研發人員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核心研發管理團隊一直保持穩定,公司核心技術與研發團隊進行了早期的學術研究和產業化工作。 在芯片行業,這種量級的研發費用并不罕見,不管是設計,還是流片,都需要巨額的資金。更重要的是要從花錢的效率來看“研發投入”,而非花錢的絕對值來看。 而國家發改委在4月份新聞發布會中,明確了新型基礎設施包括的三大內容:即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其中,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就屬于信息基礎設施。 寒武紀是業內較早布局智能計算中心業務的企業之一。在“新基建”的背景下,其將面向重點城市數據中心、科研院所和行業客戶推廣已經建成的智能計算集群系統示范項目。如此一來,快速迭代產品和高效研發投入的基調疊加市場利好,寒武紀的未來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