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APM起步較晚,雖涌現了幾個涉足該領域的公司,聽云還是憑借獨特優勢從國內的公司中脫穎而出,并受到專業認可,成為Gartner APM魔力象限中國地區唯一的“常客”。 Gartner APM魔力象限報告因為其公正性和權威性,廣受業內關注。作為近年來國內唯一入選的企業,聽云憑借其過硬的實力,與微軟、IBM、甲骨文等行業巨頭一起,已經成為Gartner APM魔力象限的常客。4月22日最新發布的2020 Gartner APM魔力象限,聽云再次榮登報告,這已經是近年來作為唯一國內的廠商第四次入選。 2020 Gartner?APM魔力象限? 正值喜訊頻傳之際,賽迪網有幸采訪到聽云總裁趙宇辰,并向其了解四次入選Gartner魔力象限的獨特優勢、技術領先性、行業方案的成熟度等話題。 力壓國內群雄,聽云入選的獨特優勢 國內APM起步較晚,雖涌現了幾個涉足該領域的公司,聽云還是憑借獨特優勢從國內的公司中脫穎而出,并受到專業認可,成為Gartner APM魔力象限中國地區唯一的“常客”。 隨著APM技術的成熟和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聽云的業務覆蓋金融、運營商、互聯網等行業,服務客戶數千家,并且在金融行業占比最大,如果說聽云是國內APM行業中的頭部企業,一點都不為過。 聽云總裁趙宇辰 之所以能夠四次入選Gartner魔力象限,趙宇辰表示:“這與聽云在政府和企業的占有率最高、微信小程序創新性以及AIOps行業解決方案的優勢和亞太地區直銷、北美和歐洲渠道營銷的成果,密不可分。” 在獨特優勢方面,趙宇辰認為,有三點: 第一點,產品和服務。聽云做的是企業級服務,所以非常注重產品和服務,不但在中國市場上表現優秀,而且在國際市場上也非常有競爭力。 第二點,市場認可度。聽云是國內APM領域的一家標志性企業,并且是國內進入最早的首批玩家,早在2007年聽云就以主動式的用戶體驗監控為突破口,開始進入APM領域發展,目前已擁有聽云Infra,聽云APM,聽云App,聽云 Browser,聽云小程序,聽云 Network,聽云BPI,聽云Log,聽云北冥告警平臺,數據可視化平臺(聽云大屏)等針對不同應用場景的全鏈路監控與分析產品。 第三點,客戶體驗。聽云運用自身在數字化監控領域十余年的技術積累,不但在疫情期間提供了7*24小時技術服務,而且還保證了在線教育平臺高發時期的運維保障,提供一站式監控服務保障方案包括聽云用戶體驗監控、數字化終端體驗、一體化監控、業務運維。 Gartner?APM 魔力象限排名進步最大企業 聽云的技術創新和產品能力,獲得讓魔力象限連續多年認可,更是在本年度 APM魔力象限整體評分滑落的情況下逆勢進步,成為2020 Gartner?APM魔力象限進步最大企業。 趙宇辰介紹,2019 Gartner魔力象限同比2018 Gartner魔力象限聽云超越了包括BMC等的幾家國外廠商,2020 Gartner魔力象限同比2019 Gartner魔力象限又提升了兩位,并且今年的排名超過了Micro Focus和ManageEngine兩家美國公司。 在技術方面,聽云注重數據獲取、用戶體驗分析、軟件性能監控,并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優勢進行數據智能分析。在產品方面,更是開創了首家微信小程序監控服務,并且將聽云2.0升級到悟空平臺,充分利用AI特性,全面提升數據抓取和分析能力,助力客戶效率提升。 未來的APM:開放、智能、全面擁抱業務 未來的APM一定是開放的。趙宇辰指出,開放就是需要有不同的數據,不管是開源的還是閉源的數據,都可以融合起來,打破數據割裂的現狀,這是行業的趨勢。 未來AI的應用將更加廣泛,尤其是APM行業,所有的產品都需要集成AI。IT部門在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也會越來越關注IT服務所承載的業務本身,業務流程的健康度和業務指標也成為IT部門重點關注的對象。 趙宇辰強調,未來的企業一定要做到IT運維數據和業務數據相結合,全面擁抱業務,這樣企業才可以有長足的發展。聽云產品也將更加緊密地和客戶業務結合,在分析出性能問題的同時也可以分析出對于業務、交易的具體影響。聽云悟空智能運維平臺就增加了業務分析模塊,提供業務和運維的一體化監控平臺。 一體化監測將成趨勢 從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來看,隨著云計算的普及,容器技術和微服務技術的興起,現代應用的調用鏈更加復雜,產生的各類監測數據量也程指數級的增長,要在這海量的數據中靠人的經驗去大海撈針定位性能問題已經變得越來越困難。從而,一體化監測將成為趨勢。所以,AIOps在整個行業發展中就變得越發重要。 近幾年,聽云在很多的產品和場景中都已經落地了AIOps的能力,例如2019年推出的北冥智能告警收斂平臺。這都是聽云一直在不斷的引入相關研究方向的資深數據科學家和AI人才,提前布局的成果。 2020年的聽云,將順應時代發展,迎合市場需求,并且推出了一些黑科技,不僅擁有將產品輕松部署到客戶端讓客戶輕松獲取數據的一鍵部署,還有一體化數據獲取方式,以及提升產品人工智能的能力和靈活度,最終給客戶帶來更大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