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是很多人希望“重啟”的一年;2020年的春節,可能是很多人過的最漫長的一個假期。因為封閉在家的日子里,眼下是被迫閉門不出的尷尬,周圍是讓人緊張的疫情數字飛漲,而前方是不知何期的歸途。對戀愛中或奔向戀愛的男男女女來說,日夜思念卻不得相見,或被隔離打斷計劃的困擾更讓人無力招架。手機微信里幾百條“想你”的聊天記錄、解除隔離后的各種吃美食、喝奶茶、逛景點的計劃都只能是暫時的安慰劑。但是對廣大相親同胞來說,對“另一半”的期待卻多了一絲微妙,想要找到完美的那個他,但又害怕奔現時的尷尬,還有避之不得的“病毒”。正如一個抖音博主說過:有一個網聊很久男孩子這兩天找我見面約會,被我果斷拉黑。想欺騙我的感情,可以;想要我的命,絕對不行! 《生活對我下手了》海報 然而生活中仍然有很多美好無法被隔離,比如可能延遲卻一定會到的快遞,又比如在伊對App中不期而遇的愛情。 就像這個故事里的主角小靜。 小靜是公認的乖乖女,讀書一路念到研究生,媽媽嚴防死守阻止她各種戀愛的可能性。結果到她研究生畢業的那天,又突然開始為了女兒的婚事焦灼。小靜平時很少跟異性聊天,突然被要求“多跟男孩子處一處、熟悉熟悉”,直到工作一年半后還是不得要領。半年前,閨蜜推薦試試戀愛交友App,她選擇了名字特別的“伊對”。 雖然在生活中小靜文靜寡言,但聊天時總能引經據典,又是文科類的女生,談吐間會讓人覺得很有思想。在伊對上,她認識了一個城市工作的阿超,兩個人從歷史聊到美食,旅行聊到當代藝術,交換微信后,生活中的種種細節也開始時常分享,平淡的生活開始充滿樂趣。春節臨近,兩人約好假期結束回來,就去蘇州踏青。小靜有些緊張,但同時充滿期待。 沒想到預計七天的假期被拉長到一個多月。 城市被隔離,小區被隔離,兩人聯系從一天五六次逐漸減少。小靜雖然沒有表達出來,但是內心還是有些失落。回家之后,父母緊著問最近有沒有交往的男孩子,聽小靜簡短的介紹了阿超,覺得小伙子不錯,但是疫情當前,也不能當面見見。小靜自己也有些茫然,但是后來仔細想想,如此投契的人,更加要試一試去爭取。 于是在家的幾天,她規劃好自己的生活,每天找到有趣的食譜,做給爸媽品鑒,同時拍一張美美的照片發到朋友圈。果然,點贊和評論“哇,原來你這么賢惠”。除了幾個熟識的好友,總有阿超。后來她開始主動跟阿超分享自己兒時的照片,窗外的晴空,手繪的簡筆。有時在家健身,也會把記錄發給他,俏皮的跟一句“打卡上傳啦”。 漸漸地,阿超跟她的對話又開始多了起來,給她看自己養了很多年的狗,小時候陪伴多年如今磨損的CD,還有最近在讀的一些書。雖然兩個人相隔很遠,但是每天的交流,瑣碎卻豐富可愛。后來有一次,阿超告訴她,之前總覺得你很文靜,愛學習,沒想到你能這么好的規劃自己的生活,而且很多愛好都是我之前想去嘗試的。雖然我們沒見過面,但是我卻覺得我們熟識了很久。 阿靜笑了,在微信慢慢打下:我也覺得,雖然我們不知道多久才能見面,但是這段時間,我卻了解你許多。 阿超,謝謝你,在這個被拉長的假期中,跟我分享了平時可能看不到的另一個你;謝謝你,讓我雖然被隔離在家,卻一直有一個懂自己的人相伴。 隔離期結束,小靜也如期返工,她想了想,登機之前把自己的機票發給阿超,附言“繼續奮斗啦”。阿超也回復了一個笑的表情:“女超人加油。”飛機上,小靜想了很多,不知道等阿超復工之后,什么時候能有機會見面呢。 下了飛機,走向出口,忍不出又打開伊對App,想看看阿超之前的照片和檔案,發現他已經很久沒登錄了。沒過多久,就收到一條微信“小迷糊,找不到出口啦,快走兩步。”她嚇了一跳,又有些期待,拉著行李箱走到到達口,只有零星幾個人,遠處一個高大的男生,戴著口罩對她笑意盈盈。衣服跟幾天前發給自己的照片穿的一模一樣。 沒等她回過神,阿超自然的跑過來接過她的行李,兩人并肩走著,一路沒有說話。阿超以為自己突然跑來,小靜不高興了,歪過頭準備解釋,撞上小靜亮閃閃的眼睛:“嘿,你說,我們什么時候去踏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