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業之峰裝飾集團董事長張鈞的采訪,是以一種嶄新的方式進行的,微信采訪,線上互動,45分鐘搞定。類似的采訪,一天之內他已經進行了4個,效率極高。 由于疫情,業之峰也開啟了“線上工作模式”,線上獲客,簽單轉化,甚至連付款都是網絡支付,張鈞管這叫“疫情逼出新武功”。 不僅如此,2月21日,張鈞還進行了他個人歷史上的第一次“直播帶貨”,業之峰搞了一個“全國百城在線大型直播活動”,創造了80多萬人在線的粉絲量,拿下了2000多個定金。 3月15日晚19點30分,張鈞還打算再辦一場直播,邀請央視知名主持人王小騫一起,董事長親送千萬大禮,給出業之峰23年歷史上最大的優惠。 “誰說家居企業不能辦直播?誰說家居企業老板不能當網紅?誰說家居企業老板不能帶貨?只要持續深入地研究,找到正確的方法,這個事就一定會成為現實。”張鈞說。 “誰說家居企業老板不能當網紅?” 最近,張鈞當了一把“網紅”,直播帶貨的那種。 2月21日,業之峰搞了一個“全國百城在線大型直播活動”,張鈞親自直播,創造了80多萬人在線的粉絲量,拿下了2000多個定金。 家裝業是個“高貨值”的行業,每單平均能有20多萬元,2000多個訂金,就相當于4個多億的銷售。 搞直播,張鈞并不是隨便“玩玩票”,他還下功夫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發現,現在網絡上當紅的主播如李佳琦,賣的都是口紅之類的商品,高頻、低貨值,賣的更多是情懷。這些直播屬于“公域”流量,目標主要是粉絲,大眾消費者。 但是,業之峰和他們不一樣。張鈞沒有自己的粉絲,賣的東西又屬于“低頻、高貨值”的家裝產品,一單就是20多萬,所以跟李佳琦們完全不一樣,不創新肯定走不通。 經過研究,張鈞決定嘗試“私域”流量的直播,把目標瞄準業之峰的潛在客戶,就是那些業之峰聯系過,又沒有選擇業之峰的客戶。直播可以為他們帶來一些新內容,比如董事長對企業文化和產品特色的介紹,董事長釋放的特權優惠,行業資深人士、戰略合作伙伴的訪談等,內容更豐富,視角更多樣。 同時,業之峰還承諾活動期間每成交一單,就捐贈200元抗疫基金。這也點燃了大家的激情,客戶覺得能為疫區做貢獻,有榮譽感;員工認為自己做了有意義的事,有使命感;股東看到的是社會責任,有獲得感,這樣一來就動員了所有人的力量。 最終效果,可以用“轟動”兩個字來形容,2000多單,預計4億多元的銷售,創造了業之峰歷史上2月份的銷售記錄。 隨后,張鈞又做了第二次直播,方式類似,為全包圓裝飾帶貨,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因為全包圓的產品更加標準化,優惠更清晰,所見即所得,“像賣汽車一樣賣裝修”,所以更適合做直播,結果又一次“大獲全勝”。 張鈞的直播還在全包圓內部掀起了一股“直播熱”,很多員工都開始自發利用企業平臺或抖音等平臺做直播,也收到了不錯的效果,拿了不少定金,更重要的是開拓出一方新天地,“疫情逼出新武功”。 今年3月15日晚19點30分,張鈞還打算再辦一場直播,邀請央視知名主持人王小騫一起主持,董事長親送千萬大禮,給出業之峰23年歷史上最大的優惠。 在張鈞看來,直播的時代已經來臨,業之峰也需要通過網絡引流導流,張鈞本人并不怕與客戶見面,他去年就公布了自己的個人公眾號,希望能夠“直通”客戶。張鈞說,他本人在形象、口才、表現力上“都還行”,能夠勝任主播的工作。 “誰說家居企業不能辦直播?誰說家居企業老板不能當網紅?誰說家居企業老板不能帶貨?只要持續深入地研究,找到正確的方法,這個事就一定會成為現實,網紅我是當定了。”張鈞說。 “不做平均數的生意” “網紅夢”的背后,其實是張鈞的創新精神。 張鈞的微信名叫“悟覺達人”,在他看來,創新是業之峰的DNA,家裝行業中70%左右的創新都來自于業之峰。 業之峰的歷史,就是一部家裝行業創新史。第一個進入正規家裝市場,第一個推出家裝行業報價單,第一個提出“脫離主材,專做工程”理念,第一個開展特許經營連鎖加盟模式,第一個在全國推動全面型設計收費……還有“藍鉆工程”、峰格匯家居、跨界體育營銷、迷住軟裝等等,創新讓業之峰獲得了創新帶來的80%的紅利,持續引領全行業。 做企業,張鈞有一個理念,就是不能“別人做什么我也做什么”,那樣最好的結果也就是“社會平均數”,還是不賺錢。以前,業之峰在主流家居賣場設店,他發現,雖然看起來費用不高、客戶也不少,但十幾家同行在一起,結果肯定是平庸,效率也不會太好。 后來,業之峰退出了大賣場,10多年過去了,當年留在大賣場的那些競爭對手慢慢地都“邊緣化”了,這也啟發了張鈞“不做平均數的生意”。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個性,張鈞最近又干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3月10日,張鈞對全體員工承諾:疫情期間,業之峰裝飾集團所有直營分、子公司不減薪,不裁員。 眾所周知,受疫情影響,很多公司都暫時執行減薪政策,業之峰也有員工主動跟張鈞聯系要求減薪。但張鈞覺得,這樣做雖然能減少一點點成本,但減少“其實有限”。 他分析了外部環境,我們處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有黨的堅強領導,疫情是能夠控制住的。2月份可能是疫情最緊張的時候;3月份陸續復工,但人們還是心有余悸;4月份其實就“無所顧忌”了,很多城市都是“零病例”,只需要防備“輸入性危險”。 所以,他預測,3月份簽單量可能比去年少,4、5月則會比去年強,因為家裝行業不同于餐飲業,餐飲業的年夜飯過了兩三個月后就不可能再吃一次了,但家裝需求不會因疫情而消失,它只是暫時滯后了。所以,5月份可能會追平去年同期,到了6月則有望超過去年。 再看業之峰自己,首先現金流很好,作為多年的行業頭部企業,業之峰持續盈利,現金流充沛,足以保證企業長時間的正常運轉。 同時,業之峰的愿景是“做受人尊敬的行業領跑者”,其中就包括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發展氛圍,每一位員工背后都是一個家庭,如果減薪,也與這一理念相悖。 此外,業之峰還有創新。疫情期間業之峰線上復工效率極高,他們早在4-5年前成立了子公司諾云科技,專門研究互聯網引流導流,網上獲客、轉化落地、見面簽約等都有現成的辦法,疫情期間IT又研發出網上電子合同付款確認方法,打通了各個環節,所以業之峰2月份就有一大批直簽單,從容適應了新情況。目前,業之峰來自諾云科技及大線上的產值已經占比快一半,同時這種線上引流的成本遠低于傳統方式,質量也更高,也是疫情逼出的“新武功”。 正是因為以上這些原因,才讓張鈞做出了“不減薪,不裁員”的承諾。相反,別人都在減薪、裁員的時候,業之峰逆向而行,員工還會感恩企業,發奮回報,獲取更多的簽單,這也足以覆蓋減薪、裁員所可能節省的成本。 業之峰此舉發布以后,當天下午就有同行業中的優秀人才,表示想要加入業之峰。他們說,在這樣的企業干更踏實,更有奔頭。 “一心一拉三推”是一劑“中藥” 又是當“網紅”,又是愛創新,聽起來張鈞似乎是一位喜歡“走捷徑”的企業家。其實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業之峰是一家“慢工出細活”的公司。 2017年,業之峰成立20周年,張鈞說他20年感受最深的就是兩個詞——“專注”和“敬畏”。 成立20多年來,業之峰沒做過房地產,一直在“搗鼓裝修這點事”,一直在做“一米寬一百米深”的生意,所以能夠深刻了解裝修行業規律。同時,他們又善于學習,本來不會做中低端的,但通過學習“野蠻人”,創立了全包圓,現在變成了新的增長引擎。 2019年,業之峰確立了“你對美滿家庭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一新使命。在全面踐行新使命的過程中,還提出“一心一拉三推”的策略。 其中,“一心”指的是擁有一顆真誠為客戶服務的心;“一拉”是指“類壟斷·飽和性攻擊”的媒體傳播方式,讓更多的顧客充分了解業之峰;“三推”則是指十年質保、入住環保、全程管家,讓居住更安心、入住更放心、裝修更省心。 張鈞說,“一心一拉三推”,他不怕別人抄襲,因為這是一件很復雜的事,見效還很慢,是一劑“中藥”。它的效果會逐漸顯現,在未來形成業之峰的“護城河”。 其實,業之峰在北京市場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功。2019年,業之峰北京區域產值遙遙領先,成為北京市場的現象級公司。全包圓裝飾則大放異彩,穩坐北京整裝類公司銷冠寶座。2019年,“業之峰”和“全包圓”在兩個品牌上實現了“雙領先”。未來,業之峰要做的是在其他城市復制推廣北京經驗,優勢城市多品牌集群式發展。 在張鈞看來,如今家裝行業已進入“頭部時代”,“馬太效應”凸顯,強者愈來愈強,這次疫情也將帶來新的洗牌機會,人才、資源會越來越向優秀的企業聚集,頭部企業將有機會做得更大。業之峰作為底蘊最深厚的頭部企業之一,也是行業未來重要的“種子選手”。 展望未來,張鈞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對未來充滿信心,業之峰從戰略到思路,再到方法、策略,都有著非常清晰的規劃。未來,業之峰的目標將是“百億級”企業,成為“受人尊敬的行業領跑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