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滬蘇浙皖今年“兩會”的陸續召開,“長江三角洲一體化建設”再次成為熱點。這標志著繼去年11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并上升為國家戰略”之后,相關省市落實的步伐正在緊鑼密鼓地加快。 我們認為,長江三角洲一體化建設上海是龍頭,龍頭昂起來,龍身動起來,相關區域共同努力,就能夠使得整個長三角地區動力十足,這是一個合作共贏的過程。長江三角洲地區也會因此成為世界級城市群,成為我國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更高起點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層次對外開放的示范區之一,其意義十分深遠。 從上述“一市三省”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出,各地都將長三角一體化建設作為了重大的發展機遇。 27日,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這一概念,上海今年將積極推動并認真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發揮龍頭帶動作用。 同日召開的浙江省“兩會”上,省長袁家軍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時說,要堅持全省域全方位融入長三角,充分發揮浙江體制機制、對外開放、數字經濟、綠水青山、民營經濟等優勢,制定浙江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行動綱要,共同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 此前召開的江蘇“兩會”上,省長吳政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三大國家戰略的疊加優勢,緊緊抓住重大發展機遇,在落實國家戰略中提升江蘇競爭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安徽省省長李國英在今年安徽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安徽將深度參與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規劃綱要編制,制定安徽實施方案,推進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和產業合作示范基地建設。 我們認為,加快長江三角洲一體化建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相關地區要更加加強協同,更加成為一個共同體。具體來說,就是要繼續推進長三角基礎設施、科技創新、產業協同、生態環境、市場體系等合作項目建設,健全區域養老服務、醫療衛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合作機制。 事實上,這些工作都在積極推進中。上海正在推動制定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共建G60科創走廊等一批區域合作平臺。省際對接道路貫通、市場體系建設等一批重點合作項目也取得新進展,協同創新網絡共建共享、生態環境聯防聯治等持續加強。 江蘇省新近出臺了沿江城際鐵路的近期建設計劃,8個項目中6個是跨省項目。這也體現了長三角一體化的趨勢,是要打破省市邊界,連通周邊地區。浙江省則決定加快推進嘉興全面接軌上海,提升舟山群島新區建設水平,合作共建G60科創走廊,共同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安徽也有相關舉動。 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互聯互通,加快人員流動,是“硬”的方面,“軟”的方面建設也正在積極推進。目前,“長三角”已建立了滬蘇浙皖“一市三省”共同參加的“三級運作、統分結合”區域合作機制,這還是一個副省(市)級的聯席會議制,但相信這一機制將來在長三角一體化建設中可能級別更高,也會更加具有權威性和執行力。 總之,區域融合、一體化發展,充分發揮各方優勢合作共贏是一個大的方向,這既包括京津冀協同發展,也包括長江經濟帶發展,還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的實踐。我們希望,上海全力實施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合力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能夠取得更豐碩的成果,也為更大范圍、更多區域的協同一體化發展提供可復制的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