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南京市人民政府網站發布《南京交管、客管部門聯合執法 違法網約車集中整治行動開始》文中指出,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對于非法營運的網約車,可對司機處以1—3萬元罰款。這個處罰力度并不輕,但一名曾經因非法營運被處罰過的網約車司機透露,他去年被客管處罰的1.5萬元在平臺“報銷了”,“這已是網約車平臺心照不宣的做法。”該司機說。與此同時,龐大的網約車數量和有限的執法人員數量也成了鮮明對比,這讓不少非法營運的網約車司機存有僥幸心理。 什么是網約車非法營運?在已發布網約車管理辦法的地方城市中,未取得“三證”的平臺、司機和車輛運營網約車業務即為非法營運。三證是指網約車平臺要取得地方城市《網約車經營許可證》,司機應取得《網約車駕駛員證》,網約車車輛應取得《網約車運輸許可證》,“三證”齊全,司機才能上路運營網約車業務,否則就可能因非法營運遭到處罰。 據4月24日中國山東網青島訊,青島市交通運輸監察支隊自2017年4月1日《青島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實施以來,支隊加大執法力度,嚴查違反《青島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的違規網約車,特別是進入2018年以來,支隊執法人員根據島城特點,在增加執法手段及方法的同時,在火車站、商圈、汽車站等重點區域進行嚴查。自2018年以來,支隊在上述重點區域共計查處違規網約車336部,對違規網約車車主起到了一定的震懾作用。 網約車平臺理應遵紀守法,合規運營,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以點帶面不斷完善;理應從自身問題著眼,積極配合政府部門工作,守住乘客安全和合法權益的底線,共同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5月10日,交通部評論文章《不要把約談當耳邊風》指出,部分網約車平臺公司在被約談后,就將承諾拋之耳后,繼續我行我素,視約談為“耳旁風”。針對“屢談不改”的網約車平臺公司,交通部嚴格依法加大加重處罰力度,公開曝光企業違法違規事實、企業承諾及處罰情況。 交通部根據網約車行業現狀開出“良方”,既震懾了某些平臺方違規行為,也指明了行業發展方向。近期網約車行業,一方面,隨著地方城市對網約車市場監管力度的加強,當地網約車違規行為有所收斂。另一方面,正因為網約車行業發展不完善,也為更多網約車平臺打開了進入的大門。有吉利集團作為投資方,主打新能源的曹操專車;有首創“合伙人制”模式、獲地牌數量領跑行業的萬順叫車;還有以地圖起家的高德也加入到網約車行業等等,眾多網約車新星各有優勢共同參與破除行業壟斷局面,共同推動網約車行業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交通部也進一步明確了對網約車平臺違法違規問題的態度和處罰力度,接下來將會從司機和車輛準入許可方面入手,嚴格落實網約車新政和地方網約車管理辦法的要求,推動網約車市場健康有序持續發展,為百姓提供安全舒適便捷的出行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