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間,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呈逐步上升態勢。作為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隨之帶來的負面影響,也受到了諸多關注。相關報道顯示,多家金融科技平臺和各大銀行的信用卡中心均先后被不法分子利用,廣大用戶的財產和切身利益遭受了損失。 今年年初,小米集團旗下金融科技服務平臺小米金融亦陸續接到了來自用戶關于假冒“小米金融”App電信詐騙的舉報和投訴。基于用戶反饋,小米金融反欺詐調查組隨即組織專項調查,針對各類假冒App搜集線索,摸清上下游合作方式,還原詐騙流程,旨在維護米粉權益,減輕不良影響。 近日,小米金融聯合四川省巴中市公安共同偵破一起假冒“小米金融”App案件,并成功抓捕制作該假冒App的犯罪嫌疑人潘某。 警方信息顯示,犯罪嫌疑人潘某,四川成都人,早年因生意失敗,家中待業自學網絡技術,后逐漸接觸網絡詐騙分子,以販賣假冒App及后臺賺取高額報酬。此案中,犯罪嫌疑人技術經驗豐富,并且具備較強的反偵察意識,給警方偵辦帶來了一定難度。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其終歸無法逃脫法律的制裁。 (抓捕現場收繳作案工具) 對此,小米金融反欺詐團隊表示,詐騙黑產滲透網絡的形勢日趨嚴峻,沿襲小米集團服務用戶的初衷,小米金融應擔負起自身的社會責任。日后,也將繼續與公安機關深度合作,共同打擊,并與行業一道攜手共治,加強多維度合作,發揮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優勢,不斷輸出資源、為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貢獻力量。 2019年12月,在公安部刑偵局新聞發布會現場,小米金融宣布加入ISWG(Internet Security Working Group,互聯網企業安全工作組),并與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度小滿、360等成員單位公司共同發布反詐倡議。會上,多方表示將加強協作,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創新技術服務反詐工作,采取多種有效方式,從技術端保護用戶的財產安全。 與此同時,小米金融積極響應行業精神,發揮自身的正面傳播效應,今年“315消費者權益日”期間,利用官方App和官方微信、微博等自媒體渠道,向廣大米粉用戶進行了宣傳教育。通過圖文并茂的傳播形式,從真實案例出發,圍繞網絡電信詐騙和假冒App等重點兩大類騙局,旨在提高用戶的防騙意識,切實維護用戶的金融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