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實踐中,第一位的是要有高效的風控系統。”徐銳鋒表示,目前真正自主研發、應用大數據風控系統的門檻還是很高的。首先,要保證系統的穩定性和模型的有效性,初始投入比較大;其次,在實際場景中需要不斷檢驗和迭代,這是對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的雙重考驗。 對于未來的普惠金融,徐銳鋒認為,首先要讓普惠的服務更適當的,成本更合適的,了解清楚客戶的需求,讓客戶變得更主動。其次是通過好的金融服務和客戶建立長期關系,獲取客戶的信任。 附銀承派CEO徐銳鋒先生發言全文(節選): 今年以來,在新金融領域最為熱門的詞匯就是金融科技。大眾也實實在在看到了科技對金融的改造,越來越多“零征信”、“弱征信”的群體開始享受到高效率、低利率的借款服務,這讓普惠金融的可獲得性和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大大提升。新金融機構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手段給普惠金融賦能? 在科技賦能這塊,我感覺科技給我們做普惠金融兩點最大的關注。第一點改善了我們對用戶的觸達率,咱們普惠金融第一個字是普,我們通過科技能夠服務到更多的用戶。第二個惠這方面其實是提升我們做業務的效率,因為我們要把這個普惠金融做下去肯定是一個可持續的東西,假如我們的成本過高的話肯定做不到這一點。科技對于效率的改變是非常大的,我們通過降低成本才能夠去為以前沒有金融服務的人提供這些金融服務。 現在回過頭看,如果做這塊,第一我們得有一個比較高效的風控系統,這肯定是第一位的,就是說我們現在大數據的風控系統,一年承載的審核量是一年兩百多萬單,同時我們要確保系統的穩定;第二個就是得有一個完善的體系來保持風控,包括反欺詐審核的模型和標準,不斷地迭代。這個地方第一是初始投入比較大,第二是在實際場景當中不斷地驗證東西的有效性,這個我們還是需要很高的門檻來做的。 資金投入和技術都有的。對于我們來講,我們的借款項目都是來自于線上線下合作方的推薦以及自主借款資源,在資產穩定方面也是需要長期的積累,包括以什么樣的標準或者說創業時踩過的坑,可以避開哪些問題,這都是需要時間積累的。 從我們公司來講兩個維度。第一個我們要讓用戶變得更加主動,其實這個跟普惠的理念是一致的,普惠講公司服務是適當的,成本是合適的,客戶能夠接受的,第一個算是知曉你的客戶,把這個東西做好,我們向他提供的,我們對他的信用評估一定是清楚的,他一定是適合借這個錢的。包括我們會考察他的信用水平,包括借貸,包括現金流。我們能確保絕大部分的客戶在我們這兒借到錢他的生活會變得更好,更加主動,這是當下的訴求,我們會往這個方面發展,我們現在已經做到了大部分。 從長遠來看,從公司的發展,從事業的發展來看,我們感覺金融還是共通的,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當下的服務讓客戶變得主動之后,我們能夠跟我們的客戶建立長期的聯系,獲得客戶長期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