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6 日,加拿大政府官方發布消息稱,應美方要求已于上周六(12 月 1 日)逮捕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孟晚舟為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長女。美方給出理由為孟晚舟 " 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貿易制裁 "。 華為官方對此回應稱,孟晚舟沒有任何的不當行為,相信美、加法律體系最終會給出公正的結論。華為還強調,一直遵守業務所在國的所有適用法律法規,包括聯合國、美國和歐盟適用的出口管制和制裁法律法規。 孟晚舟最近一次公開演講是今年 10 月,在泰晤士高等教育與新加坡國立大學聯合舉辦的學術峰會上,她就科研如何推動產業創新,作了《從象牙塔到燈塔》的英文演講,與全球 300 余位大學校長、副校長交流了華為研發的實踐經驗。 孟晚舟談及企業的成功不易時稱:" 從基礎理論到商業應用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中間需要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轉換與推動。顛覆性創新,失敗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一次成功的背后是千千萬萬的失敗。" 從打雜到 CFO 孟晚舟作為華為創始人、總裁任正非的長女,在 2013 年之前幾乎很少走進公眾視野,直到華為 2012 業績預告媒體見面會上,身為華為 CFO 的孟晚舟首次公開露面,總裁之女身份才隨之揭開。 孟晚舟曾表示沒有隨父親的姓是因為她在 16 歲那一年改了自己的名字," 自己是跟母親孟軍姓的,哥哥任平以前也和我一樣,隨母姓叫孟平,只不過哥哥后來改過來了 "。 在大學畢業后,孟晚舟曾在建設銀行工作一年時間。1993 年,21 歲的孟晚舟加入父親的公司。她曾表示,剛剛進入華為工作的那幾年,承擔了總機轉接和文件打印等工作,瑣碎且辛苦," 我是華為早年僅有的三個秘書之一。" 任正非對孟晚舟說,社會閱歷的第一條是對人要有認識,打雜的經歷有助于積累這些經驗。而孟晚舟也就是在這樣的基礎崗位上,磨練著自己的品行。 1997 年,孟晚舟繼續研讀學業,在華中理工大學拿到了會計碩士學位,回到了華為的財務部門。這之后曾任華為銷售融資與資金管理部總裁、賬務管理部總裁、華為香港公司首席財務官,以及國際會計部總監。期間,她負責建立了全球統一的華為財務組織,這一系列的改革包括組織架構、業務流程、財務制度和 IT 平臺,使得全球的財務組織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運作。 2011 年,時任 CFO 梁華卸任,在華為財務工作了 18 年的孟晚舟當之無愧的接任了 CFO。 此后的工作順風順水,在孟晚舟的推動下,華為啟動 ifs(集成財務轉型)項目,培養出數千名財務總監,將規范的財務流程帶入到華為的整個運營流程當中。她也因此入選福布斯發布 "2017 中國最杰出商界女性排行榜 ",排名第八。 曾有人問任正非,覺得華為成功的核心點是什么?他毫不猶豫回答說:還是財務體系和人力資源體系。" 華為接班人? 今年 7 月份,華曾出現一次重大人事變動,新一屆董事會成員誕生,其中,任正非此前擔任董事和公司 CEO,之后將不再擔任副董事長一職,由原華為 CFO、常務董事孟晚舟接任。 媒體報道稱,從那時開始,孟晚舟對外的決策水準、應對方式、一言一行,以及對內與其他股東、高管的管理與關系、格局與口碑,都會變得格外微妙與引人注目。 因為孟晚舟的履歷如此豐厚,外界也猜測稱,孟晚舟將是華為下一任的接班人。 孟晚舟一直致力于華為的發展,這也映照了華為 " 艱苦奮斗,開放創新 " 的精神,她曾 2016 年在北大演講時曾說," 人,只有抬起頭,挺起胸膛,才能看到世界,才能看到前進的方向。當我們低下頭的時候,只能看到自己的小圈子,坐井觀天的舒適讓我們與社會的進步脫節 "。 對于以 " 狼性文化 " 起家的華為而言,孟晚舟的魄力也讓外界看到了任正非身上的影子。此前,一向低調的任正非也反復強調 " 開放 " 這一關鍵詞。任正非后來也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華為之所以能進步到今天,的確與華為本身的 " 開放 " 有關。 但孟晚舟并不是唯一的接班人候選者。任正非的兒子,孟晚舟的哥哥任平也曾被推到 " 華為接班人 " 輿論的風口浪尖。加之,華為開始推行 " 輪值 CEO" 制度,后來任正非側面回應:" 華為所有員工將集體決定公司的命運,怎么可能由一個人決定這個事怎么做呢?華為從創立那一天起,確立的路線就是任人唯賢,而不是任人唯親!" 孟晚舟曾在談及華為的人才觀上,加以回應," 在華為是‘英雄不問出處,出處不如聚處,貢獻必有回報’。" 她說,在華為不拼爹,不拼媽,一切看貢獻和能力。干部選拔沒有年齡、資歷標準,只以責任結果貢獻為考核標準。 在華為蟄伏二十載,孟晚舟如今依然一如既往低調和聚焦事業探索。在 2017 年的新年致辭上,孟晚舟曾說到,當我們站在這個新的高度,極目遠眺曾經翻過的重巒疊嶂,閉目回想曾經蹚過的曲折泥濘,怎能不為自己的努力而欣喜,怎能不為自己的堅韌而鼓舞," 當然,此時此刻的超然,只是下一段雄關漫道的開始 "。 受孟晚舟在加拿大遭逮捕的消息影響,美股期貨開盤大跌,道指期貨一度跌 500 點。這一事件對華為及市場帶來的后續影響仍在發酵。 來源:華爾街見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