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訊)慈善工作在維持社會穩定扮演非常重要角色,畢竟社會資源還無法滿足所有人的情況下,有些人群不免成為了弱勢群體,加上每年持續不斷的各種天災人禍,導致許多機構無法在第一時間給予協助,因此私人界及企業界成為了慈善工作的中堅分子。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除了追求經濟利益以外,還應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而參與慈善活動是企業履行其社會責任的一種重要方式和途徑.但慈善事業在亞洲起步較晚,企業慈善理念還不夠成熟,慈善機制也存在著一些問題,許多企業參與慈善的程度還不高,所以必須不斷地從慈善制度、慈善文化和慈善組織的角度促進企業對慈善事業的參與. 維樂基金深悉社會上仍有許多需要援助的群體,因此在創辦人的帶領下,公司共同決定每年把盈利的百分之三或更多捐贈出來,給特定的慈善團體進行有助于社會穩定的各種慈善活動。 維樂基金創辦人維樂基金創辦人史蒂夫.約翰.肯尼迪表示:”企業社會責任可以劃分為三層系統:第一層主要突出慈善貢獻和承諾方面的責任。第二層代表涉及到企業利益及核心競爭力的戰略型方向;第三層是關于尋求合作轉變為社會創新的催化型。而慈善工作被認為是企業社會責任的下層系統,并形成金字塔式的上推,并最終實現社會創新的目的。” 雖然慈善工作只是企業社會責任最基礎的一環,但維樂基金依舊非常重視。除了捐贈盈利以外,維樂基金也致力探討及借鑒云金融的模式,讓普惠金融推進時,可以節約更多成本,這些資源都可以轉換成對慈善事業的支持。 維樂基金將秉承樸實的工作風格,深入基層,了解群眾真正需要的金融模式,從而傳達及傳承投資相關知識,讓愿意改變愿意學習的老百姓,有更高層次的認知,進而可以從源頭減少甚至杜絕貧富鴻溝日益擴大的情況,為社會穩定工作出一份力。
![]() 慈善工作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
![]() 慈善事業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石。
![]() 維樂基金將企業責任制度化,每年捐贈不少于3%盈利進行慈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