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消息,中國本土一站式商旅及費用管理SaaS平臺“匯聯易”正式宣布完成C輪1億元融資,此外,公司戰略有新一輪布局,決定進軍海外市場,首站定于日本。 文/王玙珺 專欄作者 12月26日消息,中國本土一站式商旅及費用管理SaaS平臺“匯聯易”正式宣布完成C輪1億元融資,本輪融資由軟銀中國資本領投,眾麟資本等其他股東跟投。這也是匯聯易在2018年獲得的第二輪融資。 公司創始人兼CEO張長征提到這筆資金將繼續投入研發,積蓄技術實力。此外,公司戰略有新一輪布局,決定進軍海外市場,首站定于日本。官方透露,目前已完成與日本的合作伙伴和潛在客戶接洽溝通,預計明年將會在日本市場大規模鋪開。 2018年發展關鍵詞 精細化、智能化 成立于2016年的匯聯易,最初由國內老牌IT咨詢公司“漢得信息”孵化,隸屬于上海甄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一站式企業商旅及費用管理軟件”服務,業務定位于打通企業差旅及其他消費場景中的“消費-報銷-費控-財務”全流程,公司產品解決的問題存在于以下場景: 企業員工:報銷規則繁瑣,占用自己的資金還流程不暢; 企業老板:員工工作效率低下,公司運營成本居高不下; 企業財務:基礎工作量巨大,業財融合困難。 所以,匯聯易打磨產品,基于企業管理者、財務人員、員工三方的流程痛點,以財務共享為理念,聚合了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來解決大中型企業的費用報銷及管理問題。同時,接入差旅服務商,力爭把整個費用支出的源頭、費用支出的過程、費用支出的管控和費用財務數據全部納入進來,變成一站式解決方案。 2018年是企業服務深化的一年,報銷費控管理也不例外。張長征認為精細化和智能化是行業以及匯聯易發展的關鍵詞。從最初以企業消費和報銷為切入點,拓展至費控和財務管理,這其中體現了市場需求的演進和服務商服務能力的提升。 總體來說,費用管理是一項精細化的服務。如何滿足企業、不同崗位的員工、財務、老板的需求,且融為一體,這些都將體現在產品和服務上。匯聯易認為只有顆粒度精細的產品才能滿足中大型企業財務管理的復雜需求,智能技術的應用推動了“費控更智能,報銷更簡單”的服務效果。 從精細化角度來看,匯聯易注重員工報銷和財務管理訴求,例如讓審批者更簡單,擔負起審批的責任,不要盲批;做到成本的分攤報銷;支持多語言多幣種報銷等等。 張長征表示日后服務商的差異化主要體現在精度上。對于服務商來說要將功能模塊化,提供盡可能周而全的產品,而中大型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相應的產品模塊。 從智能化角度來看,自動審核和預算管理是直接的體現。添加自動審核服務,將報銷內容進行智能核驗和審批。另外,發票涉及種類較多(電子發票、紙質、手撕票),所以技術將對發票數據進行結構化處理,得以智能識別。智能化服務,還體現在費控管理方面。匯聯易提到通過連接差旅服務商,可以幫助企業計算出最優惠的出差費用方案,以實現成本的控制和節約。 今年5月份,匯聯易成立客戶成功團隊。7月份,改版了用戶控制臺界面,12月初又上線了2.0版本APP,逐步提升用戶體驗和滿意度。 兼顧員工的便捷要求和財務的管控需求,才有多種可能 “對企業而言,低效的報銷管理流程和落后的費用管控方式是痛點,但卻未必亟待解決”,這是張長征一直表達的觀點,所以這也讓服務商思考,如何將產品顆粒度做細,既滿足員工的便捷性需求,又滿足財務的管控需求。所以在2019年,匯聯易也將深化“費控”服務能力,進一步強化在預算管理、核算管理、對公管理、支付管理、資金管理等板塊的產品能力。 整體來看,目前市場利好。一方面,電子發票作為推手,將會成為報銷領域的助推力。從明年(2019年)1月1日起,全國高鐵都將實現電子發票。當發票發展到電子化的時候,一定會需要一個系統來承載整個報銷的流程。另外一方面,企業正在節約人力成本,提高人效,軟件工具可以幫助企業高效完成部分工作。“如何能夠降低人對控制過程的參與是匯聯易的目標。” 據了解,匯聯易目前盈利主要來源是軟件的銷售(主要收入來源)和服務的銷售,已累計服務滴滴、中集、復星、玫琳凱、藍色光標、三一重工等200多家付費企業,涵蓋互聯網,專業服務,金融,制造,零售,醫藥,汽車等10多個行業。至于未來發展,張長征表示產品將站在企業資金支出的視角看待企業運營。未來的匯聯易會逐漸把版圖做全,為企業的全支出費用管理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 2018年,資本寒冬四個字的提及讓人充滿急迫感。反觀to B市場,產業互聯網正在“欣欣向榮“,為產業提供智能化轉型服務以及為企業提升人效的創業項目將繼續受到資本大力關注和支持。以報銷和費控管理為例,這項剛需的服務在未來也將扮演更多角色,為企業運營發展賦能。 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對觀點贊同或支持;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