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0月11日發布“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十九”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落實擴大居民消費的各項政策措施,持續完善消費市場環境,有效促進了居民消費增長,城鄉居民消費水平持續提高,消費結構優化升級。 發展型享受型消費日益提升 報告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居民消費水平持續提高,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具體來看,居民消費能力不斷增強。報告顯示,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4100元,比2012年的12054元增加12046元,人均消費支出累計名義增長99.9,年均名義增長8.0,扣除價格因素,累計實際增長67.4,年均實際增長5.9。 恩格爾系數逐步下降,生活品質不斷提高。報告顯示,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支出7178元,比2012年增長80.2,年均增長6.8。食品煙酒支出占消費支出的比重恩格爾系數從2012年的33.0下降至2021年的29.8,下降3.2個百分點。居民恩格爾系數的下降,標志著居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消費結構優化升級,發展型享受型消費日益提升。報告分析,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費領域不斷拓展,居民消費結構持續優化升級,交通出行、子女教育、醫療服務等消費快速增長,服務性消費支出占比逐步提高。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3156元,比2012年增長117.5,年均增長9.0,快于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年均增速1.0個百分點,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13.1,比2012年上升1.1個百分點。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2599元,比2012年增長106.0,年均增長8.4,快于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年均增速0.4個百分點,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10.8,比2012年上升0.3個百分點。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2115元,比2012年增長152.3,年均增長10.8,快于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年均增速2.8個百分點,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8.8,比2012年上升1.8個百分點。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44.2,比2013年提高4.5個百分點。 耐用消費品持續升級換代 報告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家庭耐用消費品持續升級換代。同時,黨和國家把加快地方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的重要載體,努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公共設施覆蓋率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持續提升。 具體來看,耐用消費品持續升級換代。報告顯示,隨著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能力進一步增強,消費升級步伐加快,城鄉居民主要耐用消費品擁有量不斷增多,汽車、空調、移動電話等在居民家庭中日漸普及。2021年,城鄉居民平均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為50.1輛和30.2輛,分別比2012年提高132.7和358.3;平均每百戶空調擁有量為161.7臺和89.0臺,分別比2012年提高27.5和250.8;平均每百戶移動電話擁有量為253.6部和266.6部,分別比2012年提高19.3和34.8。農村居民基本生活家電擁有量較快增加,生活便捷度大大提高。2021年,農村居民平均每百戶電冰箱擁有量為103.5臺,比2012年提高53.8;平均每百戶洗衣機擁有量為96.1臺,比2012年提高42.9。 居住條件和質量明顯改善。報告顯示,隨著棚戶區改造、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建設以及貧困地區危舊房改造項目的推進,城鄉居民居住條件明顯改善。 生活環境和品質持續向好。報告顯示,“四通”覆蓋面不斷擴大。截至2021年,全國范圍內通電的社區已基本實現全覆蓋。城鎮地區居民所在社區已基本實現全部通電話和通有線電視信號,有99.9的戶所在社區實現通公路,比2013年提高0.7個百分點。農村地區分別有99.9、99.8和99.9的戶所在自然村實現通電話、通有線電視信號和通公路,比2013年提高1.3、10.6和1.6個百分點。 醫療服務和教育服務水平提高。報告稱,隨著城鄉醫保并軌政策的深入推進,健康中國戰略的全面實施,城鄉居民能夠享有的醫療公共服務水平逐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