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即將發布 優化消費環境 農村市場體系建設將加強 12月8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獲悉,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將于近期公布。《規劃》明確,“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加強農村市場體系建設,健全商貿服務網絡,優化農村消費環境,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種業龍頭企業,優化鄉村休閑旅游業,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實施家具家裝下鄉補貼和新一輪汽車下鄉,促進農村居民耐用消費品更新換代。 農業農村現代化迎重要機遇期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鄧小剛表示,“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也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在科技支撐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村經濟司司長吳曉稱,將圍繞實現高水平的農業科技自立自強,深入推進農業科技創新,開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和種子庫建設,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種業龍頭企業。強化大中型、智能化、復合型農業機械的研發應用等。 在產業體系方面,吳曉表示,大力發展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優化鄉村休閑旅游業,培育鄉村新型服務業,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推進農村創業創新,支持返鄉入鄉在鄉創業,推進城市各類人才投身鄉村產業發展。 在消費梯次升級方面,吳曉提到,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農村家電更新行動,實施家具家裝下鄉補貼和新一輪汽車下鄉。促進農村居民耐用消費品更新換代。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改善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建設宜居宜業的新家園。加強農村市場體系建設,健全商貿服務網絡,優化農村消費環境。 在農業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吳曉稱,實施農產品進口多元化戰略,穩定大豆、食糖、棉花等農產品國際供應鏈,發揮共建“一帶一路”在擴大農業對外開放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多、雙邊的農業合作。圍繞糧食安全、氣候變化、綠色發展、水產等領域,積極參與全球農業科技合作,深度參與世界貿易組織涉農談判和全球糧農治理。 數字賦能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表示,“十四五”時期,推進農業農村數字化發展,重點是完善農村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數字技術推廣應用,讓廣大農民共享數字經濟發展紅利。《規劃》圍繞數字賦能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重點在三個方面作出安排。 在建強基礎設施方面,《規劃》提出推動農村千兆光網、5G、移動物聯網與城市同步規劃建設,提升農村寬帶網絡水平,推動農業生產加工和農村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升級。 在發展智慧農業方面,《規劃》提出建立和推廣應用農業農村大數據體系,推動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建設一批數字田園、數字灌區和智慧農牧漁場,不斷提高農業發展數字化水平,讓農業資源利用更加合理、農業經營管理更加高效。 在建設數字鄉村方面,《規劃》提出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鄉村數字惠民便民服務體系,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向農村基層延伸,深化鄉村智慧社區建設,促進農村教育、醫療、文化與數字化結合,提升鄉村治理和服務的智能化、精準化水平。 川財證券認為,農村消費是我國消費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消費市場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全面促進農村消費,能夠進一步激發我國的消費潛力,其他相關領域也會因此迎來利好,從而擴大我國內需。 |